第wb14版:花季雨季 上一版 下一版  

经典诵读 书法国画 围棋博弈

假期已至 学生多方位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学习书法,近距离接触中华传统文化。

诵读经典,感悟传统文化之美。

下围棋,体会博弈的智慧。

七月盛夏,暑期如约而至。这个假期你要怎么度过呢?除了热门的旅游、研学之外,很多学生会利用假期充电,他们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书法国画,抑或是感受围棋博弈里的智慧……不仅丰富了假期生活,还在身体力行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充实的假期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璐 李蒙

经典诵读 传统文化“声”入人心

日前,呼和浩特市举办的“学习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2023年青少年经典诵读大赛举行了颁奖典礼。参赛作品的主题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礼赞新时代”。来自我市3000多名诵读爱好者参加了这项比赛,“月光下的中国,大河奔流,白浪溅起漫天的星星。月光下的中国,长城巍峨,绵延万里的巨龙,砖的鳞甲闪着银光……”听到动情的朗诵,大家很难想象这是一位视障获奖选手赵康的声音,他的朗诵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在颁奖典礼上,除了获奖代表展演外,展现乡村振兴主题的25人集体朗诵作品《在天晴的时候》,作为特别节目为现场观众表演。据该作品的指导老师任燕介绍,《在天晴的时候》是小学四年级课本中的一篇现代文,文中描写乡村美丽场景的语句很容易引发共鸣,引起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不过集体朗诵难度不小,需要协调所有演出者的声线和情绪等细节,因此从4月份开始就已着手准备。“刚刚孩子们的表演很棒,我很欣慰。通过诵读,孩子们会对经典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任燕说。

其实,这场颁奖典礼是首府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一个缩影,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清泉街小学、赛罕区敕勒川绿地小学腾飞路校区等学校,平时都有类似的经典诵读大赛、课本剧表演、诗词节等活动。诵读指导老师吕何蕾表示,诵读可以让经典文学作品展现多角度、多维度、多广度的精神内涵,观众在经典诗文的诵读声中,可以随着古代名家的古诗词重回历史长河,也可以走进现代作家笔下的新中国,在荡气回肠的讲述中不仅更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也增强了文化自信。

书法国画 笔端呈现文化之美

说起和传统文化的接触,书法和国画应该是孩子们接触最多的内容了。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铜刻的代表性传承人杜峻在乌兰察布路中星国际开设了一家专门从事书法教育的机构,目前学员有近百人,从学龄前儿童到高中生都有,每个周末,课程都排得满满的,孩子们站在桌子前,有模有样地临摹书法家的作品,大一点的学员也会跟着学习篆刻。杜峻时而严肃、时而幽默地对孩子们进行指导,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书法的奥秘。

在杜峻的工作室中,挂满了书法、国画以及铜刻作品。在学员写字休息的间隙,杜峻也会教孩子们站桩、冥想,让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放松下来。“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写字的时候能接触到书法家的古诗词,了解一些历史故事。在教授书法的20多年间,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愿意去接触、学习书法,这对传承传统文化很有帮助。暑期到了,也希望孩子们在放松的同时,抽时间学习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感悟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杜峻说。

围棋博弈 头脑风暴感悟文化精粹

王溢阳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学习围棋已经有2年的时间了。每年暑假,她都要参加围棋集训,要连着上半个月的围棋课,每天下围棋的时间要在3至4个小时。王溢阳的母亲王女士说:“她每天坚持下棋,我这个成年人都感到佩服。孩子乐在其中不说累,作为家长,我们肯定全力支持。”同时,王女士也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假期也是孩子们学习新鲜事物的好时机,所以像王溢阳一样在围棋班集训的孩子还有很多。

位于大学西街长兴大厦四楼的一家棋院负责人安雨说,目前棋院有300多名学生,这次已经有不少家长给孩子报了名。她说:“要下好围棋,心要静,气要定。围棋不仅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还能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围棋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融合艺术、谋略、智慧于一体的中国文化精粹,孩子们在学习围棋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学习到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