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3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以交通发展提升“民生温度”

●王英

7月15日,呼和浩特东客站北站房及站前高架等配套设施投入使用。

呼和浩特市东客站北站房及站前高架等配套设施工程由北站房、站前高架、北广场、地下空间四部分组成。东客站北站房及站前高架配套设施的投入使用实现了车站南北互联互通,进出东站的旅客可通过地铁客运、出租车实现“无缝衔接、立体转换”。同时,王府井奥莱·如意小镇与轨道交通1号线呼和浩特东站出入口连接通道也实现了开通。市民进出东客站又多了新途径,且更加方便快捷。东客站商圈路网也更加畅通,地理位置更加突显。

今年以来,围绕构建“一横、两纵、四环、三枢纽”城市立体交通部署,我市相继建成了一系列道路基础设施,6月30日,三环路地面段以及金海高架路与西三环、巴彦淖尔高架路与北三环、G6高速与东二环等3座互通立交建成通车,7月15日呼和浩特东客站北站房及站前高架等配套设施工程建成投用,金海高架东延伸段地面段、金海高架西延伸段近日也将建成投用。

交通出行的便利,标志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数。在经济高度发达、需求日益多样化的现代社会,交通运输业正朝着综合一体化、一体化运输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客货运输的多样化需求。其中,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对外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交通运输成本、节约资源、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兼具有普惠性质,将极大地提升民生福祉。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将享受到交通事业发展带来的便捷和红利。

做好交通领域民生工作既是兜牢民生底线的应尽之责,也是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的应有之义。在一条条城市道路的背后,是我市民生交通蓬勃发展的直观写照,更是我市以交通发展提升“民生温度”,坚持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的决心与担当。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