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李亚琴老师一直承担高中英语教学工作,其间担任了15年班主任,同时兼任年级组长近10年。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她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近20年的工作经历,使她深刻体会到了教书育人的责任和快乐,也收获了工作中的幸福和喜悦!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丁晨
以身作则 做学生的表率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班主任每天和学生相处时间最长,因此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必须先做到。”李亚琴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学生每天7时到校,李亚琴每天6时30分一定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每带一届学生,她都会三年如一日坚持这个习惯,风雨无阻,她所带班级的出勤率是全校最好的。
今年刚刚毕业的高三学生举行完毕业班会后,李亚琴和学生们一起把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就连教室门前的小院都清理得干净整洁,这也是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们上的高中毕业前的最后一课——“做事要善始善终”。
用心呵护 用爱浸润学生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李亚琴在学习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对学生的关爱也是无微不至的。
在李亚琴所带的2018届毕业班中有一个男孩品学兼优,可家境却十分困难。高一入学军训后,这名学生就一直穿着那身迷彩服,把校服套在外面。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她并没有直接过多询问,只是一直默默地关注着这名学生。直到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全班学生都交了报名费时,这名学生默默走进办公室小声地对她说:“李老师,这次活动我想请假。”李亚琴耐心地询问:“孩子,你是因为身体原因,家里有事,还是另有隐情?”这名学生犹豫了一会儿说:“老师,我家里比较困难,为了给家里省些钱,这次活动我就不参加了。我爸爸身体残疾不能干活,现在只能靠低保和妈妈打零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我还有一个姐姐在上大学。”
听到这儿,她抚摸着学生的肩膀问:“孩子,你希望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吗?”他默默地点了点头。看着学生渴望的眼神,李亚琴掏出200元钱放在了他的手中说:“去和同学们一起活动吧!你们3年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日久天长,自信的笑容开始绽放在这名学生的脸上。每当遇到困难时,他也会把李亚琴当作知心朋友一样倾诉心声。高考结束后,李亚琴为这名学生买了一身薄厚适中的运动服,当作送给他走向人生新起点的一份礼物。他久久地拥抱着李亚琴,感动得热泪盈眶。
李亚琴对每一位学生的关爱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生们也因此亲切地称她为“琴妈”。
潜心教学 锐意进取
李亚琴在英语教学中,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课标,深入研究教材。同时,她大胆探索高中英语教学的新方法,将新信息、新观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李亚琴所主持的科研课题《中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获得了“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她还参与了《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和《通过分级阅读教学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等多项课题的研究。
在教学上,李亚琴切实抓好教学的每一个基本环节,认真备课,做到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特别是在高三的英语教学中,她克服了家中老人生病、照顾孩子等困难,坚持将教学要求落到实处,不放弃每一名学生。
在工作中,李亚琴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她主动上好教研课、示范课,同时虚心向他人学习,起到了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并且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潜心教研,锐意教改。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李亚琴用爱心、细心、耐心、热心、诚心换取了学生们的真心和家长们的放心,她先后获得了回民区“优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最美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