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马妍 王英 李娟
连日来,我市持续出现高温酷热天气。面对重重“烤”验,为了保证环境卫生质量,给市民打造清凉舒适的生活环境,我市环卫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组织环卫工人通过湿扫、洒水、喷雾、冲洗街路的组合作业方式给城市降温,为市民撑起“清凉伞”。
调整洒水车作业时间 增加洒水频次
近期,我市持续出现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35摄氏度。为此,新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调整洒水车作业时间、增加洒水频次,最大限度给城市路面降温降尘,助力市民清凉度夏。
7月20日上午,在新华大街、北垣东街、成吉思汗大街等主干道,洒水车持续喷洒作业,雾炮车不断向空中喷洒水雾,为外出民众带来丝丝凉意。“近期,新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每日平均出动道路机械化作业车辆60台次,每天采取二班倒、三出勤、错时段作业方式,避开上下班高峰时间段对主要道路进行洒水、喷雾降温作业的同时,分三个时段对市区主次干道和部分具备车辆通行条件的小街巷进行机械化清扫保洁作业。”新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徐慧介绍,针对背街小巷等大型车辆无法驶入的区域路段,新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充分运用高温冲洗车、电动清扫车等作业车辆进行清扫降温作业,保证道路干净整洁。
新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国琪介绍,近段时间户外温度持续升高,新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优势采用“歇人不歇岗”的方式,全天候保持车辆循环作业,增加降温、除尘、加湿的效果,为市民营造清新舒爽的道路环境。
加大机械作业力度 缓解环卫工劳动强度
“护栏清洗车,向西一直到兴安路,然后向南再拐到鄂尔多斯大街清洗。”“收到,收到。”7月19日,在乌兰察布东路春度公园附近,赛罕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佳城公司清扫队队长李贵仓通过对讲机向路上作业的护栏清洗车司机下达命令。随着盛夏到来,赛罕区环卫部门加大了机械作业的力度,缓解环卫工人劳动强度,为城市洗颜降温。
当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乌兰察布东路春度公园附近看到,一辆洒扫车正在由东向西清洗路面,在洒扫车的前方,一辆小型的高压便道清洗车停放在路边,两名环卫工人一个用高压水枪冲洗果皮箱、公交车候车厅等城市“公共家具”,一个及时用抹布擦拭上面的水滴,避免留下痕迹。在道路中间一辆护栏清洗车正在清洗中间护栏,而在护栏清洗车的不远处还跟着一辆雾炮车,随着水雾的喷射,周围随即变得凉爽起来。
“夏天了肯定这样洗扫更干净,而且环卫工人们也不用那么辛苦了。”“刚才一路跟着雾炮车过来,特别凉爽,空气也变得湿润了不少,感觉很舒服,这么热的天气这样做相当于在给城市降温。”采访中不少市民对于环卫部门加大机械作业,为城市清洗保洁、降温点赞。
赛罕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佳城公司清扫队队长李贵仓介绍,进入夏季,该公司按照中心要求加大了机械作业力度和频次,例如机扫车按照每天4车次分别在主次干道上清扫保洁,雾炮车不间断在路上循环作业,降温抑尘,护栏清洗车则是每隔一天对道路中间护栏进行一次清洗。“特别是这段时间天气比较炎热,我们增加了机械作业车辆,在中午高温时段尽量避免环卫工人高强度的劳动作业,同时为环卫工人发放防暑降温福利。”李贵仓说。
多措并举积极应对高温酷暑天气
7月20日上午,北控城市服务集团回民区项目公司采用“人工+机械”相配合的冲洗模式,6辆洗扫车和4辆高压冲洗车对辖区各主次干道的机动车道进行洗扫,同时出动保洁员配合2辆道路养护车对人行便道、公共设施、道牙石进行人工冲洗。
回民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实行错时作业,保洁员和作业车辆及时调整夏季高温作业时间,根据辖区不同道路的保洁状况和温度变化,在确保保洁质量不下降的情况下,科学调整人工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作业。同时,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优势,调整机械化作业频次,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洒水、冲刷作业力度,增加机扫作业频率,减轻人工保洁的劳动强度,及时给战斗在一线的环卫工人发放防暑降温用品,全力确保高温天气下环卫作业的安全运行。针对辖区内卫生死角,灰砂严重、污染严重的路面,配备人工冲洗车,有效解决酷暑天气,灰砂堆积对空气产生的污染。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范,针对高温防火、用电安全、车辆安全等安全管理重点环节,加大安全检查与现场督导力度,并加强对环卫工人防暑知识教育、夏季安全行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一线环卫工人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回民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业务股刘中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