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4版:花季雨季 上一版 下一版  

多样实践活动 感悟多彩假期

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陪老人聊天

践行垃圾分类环保理念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璐


暑假怎么过,你安排好了吗?除了完成假期作业,很多学生会利用假期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学校也会安排一些特别有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不仅充实了假期里的空闲时间,也能让自己拥有一份别样的人生体验,为暑期留下特别的回忆。


学做交警

小小文明交通劝导员上岗啦


每年假期,学生们的安全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增强学生在假期中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救能力,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督意识,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暑假伊始,敕勒川绿地小学腾飞路校区与赛罕区交管大队联合开展“遵守交通安全  守护健康成长”主题系列活动,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活动除了宣讲安全知识之外,学生们还担任小小文明交通劝导员,在体验角色的同时将安全知识牢牢记在心间。

活动一开始,赛罕区交管大队民警首先向学生们宣讲了交通安全知识,并通过现场体验让他们了解“一盔一带 ”的重要性。随后在交警及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在腾飞南路与前达门路交会路口体验排队过马路、做文明交通劝导员,引导骑电动车的市民佩戴安全头盔等。面对陌生的路人,学生们没有一点儿紧张和犹豫,大胆介绍戴头盔的重要性,纷纷说:“叔叔,骑电动车的时候一定要戴好头盔,注意安全。”“阿姨,您骑电动车带小孩子的时候,都要把头盔戴好,速度慢一点儿,这样才更安全。”看到学生们认真的模样,路人也耐心地听劝,并为他们竖起大拇指点赞。

敕勒川绿地小学腾飞路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遵守交通安全 守护健康成长”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影响,发挥青少年带动家庭、辐射社会的重要作用,推动广大群众共同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二年级学生王溢阳的母亲王女士表示:“这次活动让孩子沉浸式体验交警的角色,在劝导他人的同时将安全知识牢记心中,一举多得,以后还会让孩子继续参加。”


尊老爱老

陪爷爷奶奶聊天传承传统美德


尊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表现。为了深入体会这一文化传统,用实际行动践行尊老、爱老、助老,暑假期间,东风路小学学苑分校五年级(3)班的师生与家长来到赛罕区中专路街道园艺社区和老年活动中心开展了主题实践活动。

“爷爷、奶奶,我们来看您啦!”伴随着甜甜的问候,孩子们亲热地走到老人身边。“哎呀,孩子们可真有礼貌,来看看我们就挺高兴了!”在一声声热络的问候中,学生们开始和爷爷奶奶聊天,社区工作人员也作了《心系老人、让爱传递》的演讲,鼓励学生们要积极帮助老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等。学生代表也进行了发言,大家说说感言、谈谈体会,认真聆听和交流,对尊老、爱老、助老的文化理念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最后,学生们分头帮助爷爷、奶奶们拿着物资、搀扶着他们回到了住处,并耐心倾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说说现在的生活,爷爷、奶奶们也很关心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在交谈中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怀、下一代对老一辈的尊敬。

学校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增强了师生、家长对尊老这一传统文化的实践体会,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的明天,我们有义务将中国的传统美德更好地传承下去,希望更多人能加入礼孝的行列,弘扬传统美德。


垃圾分类

学生走进社区践行环保理念


为了进一步倡导垃圾分类观念,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垃圾分类的能力,让学生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珍爱地球、倡导低碳生活,清泉街小学于7月举行了以“垃圾分类益处多  环境保护靠你我”为主题的垃圾分类活动,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学生们走进社区,运用所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和环保知识打扫周围环境,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学生们纷纷表示,校内校外的学习和实践更加提升了自己的环保自觉,也唤醒了绿色生活的意识,同时呼吁身边的家人、朋友、同学都加入到绿色环保行动中去。在学生们做的记录里,能看到他们小小的身影活跃在社区,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践行“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