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高龄者,在不同领域,正带来一些惊喜。比如,有102岁的普通老人成为网红,还有106岁的作家出版著作。在长寿时代,老年人的社会角色从“传统的消费者”转变为“长寿经济的生产者”,这种惊喜会越来越多。
“银发写作”呈强劲势头
据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的长寿人口明显在增长,预计到2050年,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会翻两番,可能会达到1.47亿。也就是说,中国已经进入长寿时代。
“银发写作”群应长寿时代而生。生于1934年的王蒙,86岁时出版长篇小说《笑的风》,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2019年,104岁的马识途出版了18卷的《马识途文集》,2021年又出版了首部甲骨文著作《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学者钱理群已逾80高龄,在2015年进入养老院后的5年里,写出了3本最重要的学术著作。还有莫言、梁晓声、刘震云、贾平凹、迟子建、叶辛等作家,他们步入老年后依然笔耕不辍,甚至取得了比以往更大的文学成就。
除了职业作家群体,很多离退休人员、老教师的业余写作也深受好评。其背景,自然是老龄化社会来临,老年人的作品和书写老年的作品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102岁老太太走红网络
从势头强劲的“银发写作”不难看出,老年人的社会角色正从“传统的消费者”转变为“长寿经济的生产者”。互联网经济时代,高龄老人也有惊艳表现。周美丽家住安徽芜湖,今年102岁,是一位妥妥的“超高龄”网络达人。目前,她的短视频平台账号已累积了27万粉丝,全网浏览量超过1亿人次。
周美丽一辈子都在和土地打交道,其作品内容大部分都围绕着生活中日复一日的琐碎日常展开,账号运营由家人负责。今年年初,芜湖市陶辛镇沙墩村向周美丽及家人发出助农直播的邀请。藕粉、虾酱等陶辛农特产品,随着这位百岁老人的短视频作品一起走向“云端”。
80岁开始当“虾老板”
长寿生活不仅仅是安度晚年,更是要追求人生快乐与价值——这成为当下许多高龄老人的共同理念。在这种理念下,各行各业都不乏一些实现腾飞的高龄创业者。比如,1995年,退休教师吴志刚60岁时创立作坊,通过专注打造爆款面包,最终在84岁时问鼎沈阳首富。
山东寿光的王书德出生于1935年,1995年11月退休,他也是耄耋之年开始创业。那是2016年,80岁的他毅然拿出了自己全部的“养老钱”,开始养起了南美白对虾。从设计到建棚,从买苗到养殖,每一步都亲力亲为,最终创业成功。如今,他的虾棚成了附近很多养殖户取经的地方。
本稿综合《快乐老人报》《北京晚报》《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