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3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警企携手共护“钱袋子”

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安娜)“陌生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勿泄露。”“网上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陌生来电称办案,不听不信不转账。”7月29日,赛罕区公安分局金桥派出所走进内蒙古中环产业园,为广大企业职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宣传活动,这场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通过反诈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与企业职工积极互动,掀起反诈宣传新高潮。

活动中,民警通过列举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特点和类型,从企业职工的角度出发,传授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技巧。企业职工代表们听了典型案例后,相互分享起自己和身边人遇到过的诈骗套路,他们的经历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对电信网络诈骗的类型和套路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同时,针对公安机关正在开展的反诈预警见面劝阻工作,民警呼吁企业职工要积极配合,做到“预警劝阻别忽视,财产安全要重视”,切实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请问您有没有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如果没有的话,我们来给您装上,国家反诈中心App能够有效预防诈骗、快速举报诈骗电话......”讲座结束后,民警第一时间来到职工食堂,利用职工吃饭的空隙提供“加餐”服务,进行面对面地反诈宣传。民警通过发放反诈宣传资料、讲解反诈宣传知识等多种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职工详细讲解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的发案特点、常见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等。同时,引导职工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一对一讲解示范反诈中心App的安装、使用方法。民警讲得仔细,大家听得认真。食堂门口,人来人往,离开时每人都不忘带上一份反诈宣传手册。“这个宣传手册管用,看完我也给家里人和身边的朋友好好宣传一下。”一位工人师傅说。

据悉,赛罕区公安分局将持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反诈宣传活动,不断丰富反诈宣传手段,创新反诈宣传形式,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反诈防诈意识,切实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