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府的大街小巷上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365天不间断巡逻值守,总是出现在打击暴力犯罪、应急处突、安保维稳工作的最前线,默默守护群众。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应急处突武装机动队的百余名队员以“武装巡逻、快反攻坚、应急救援、主动服务”为职责守一城烟火。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安娜
警灯闪烁 我心安宁
7月29日傍晚,在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到达大厅门前,三名特警队员组成的三人快处小组正穿梭在人群中徒步巡逻。8小时执勤期间,他们要对机场内外人员密集区进行反复巡逻。此时,在呼和浩特火车东站、呼和浩特火车站等重要通道,同样随处可见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应急处突武装机动队巡逻值守的特警队员们。戴着头盔、穿着防弹衣或防刺衣、挎着配有包括手枪在内的各种警械腰带的特警,相当于负重30斤,8小时巡逻工作中,平均要徒步近10公里。除了处置突发警情,解答旅客们的疑问也成了特警队员们的重要工作之一。特警队员高歆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巡逻时,时常会有旅客询问路线,他们则会尽力帮助。
27日,随着夜幕降临,前往新华广场附近参加首届青岛啤酒音乐节的游客越聚越多。除了广场南侧的警务室警灯闪烁之外,茫茫夜色中,特警巡逻车以及巡逻特警队员肩头的警灯也分外耀眼。“看到重装巡逻的特警队员以及警车心里就感到特别安宁!”从山东省临沂市来呼旅游的游客顾女士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警用无人机 提升处置力
“孩子名叫妞妞,请家长速来大召广场警务站接孩子……”22时许,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来到大召广场看到,一驾警用无人机正盘旋在大召广场上空播放一则寻人启事。七月份以来,大召景区附近日均客流量三万人次左右,由于人多拥挤,老人、儿童走失类警情高发。为了第一时间找到走失的老人、儿童,将他们安全送回到家人身边,特巡警支队的大型警用无人机发挥了重要作用。空中巡查加上空中喊话,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保障民众安全。一小时一次的高频常态空中巡查,有效补充传统监控盲区,也减轻巡逻警员劳动强度。
为民服务“零距离” 守护安全“不打烊”
时间接近凌晨,大召广场上游客渐渐散去,此时在大召广场附近持续巡逻的特警队员都已经是汗流浃背,警服湿透。这一天,帮扶救助、先期处置、矛盾化解……特警队员们不知做了多少件。他们有手疾眼快的一面,有细致耐心的一面,更有“镇得住场”的一面。不论哪一面,他们履行的都是保一方平安的使命职责。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了解到,针对夏季社会活动多、群众出行多的特点,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在现有8支应急处突武装机动队100多名特警队员的基础上,增派警力持续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力度。除了节假日重点时段增加警用摩托车巡逻队员之外,还增派轻装特警24小时不间断徒步巡逻、增派特警战鹰突击队员定点武装巡逻。以“武装巡逻、快反攻坚、应急救援、主动服务”为职责24小时屯警街面。快速打击处置酗酒闹事、寻衅滋事、打架斗殴、飙车炸街等现行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增强震慑力、控制力。
夏季行动以来,共成功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118起,服务帮助群众568次,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