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于亚军)8月2日,在托克托县五申镇黑兰土力亥村呼和浩特市德恒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场里,科技特派员周毅看着眼前已经初具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感到非常欣慰。他说:“我的目标是不断引进新品种的羊,不断杂交改良更换品种,带动周边更多的村民一起养羊增加收入。”
周毅,1995年从内蒙古农牧学院毕业,2012年,他鼓起勇气,带着全部积蓄到托克托县创建了自己的农场与牧场,开始了养殖生涯。刚开始,他从当地农户手中购入100多只基础母羊,并从澳大利亚引进了纯种杜泊和萨福克种羊,用于杂交改良。起初,看似顺利,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然而,由于改良技术的不娴熟与连续几年的市场疲软,给他深深地上了一课。大量资金投入后,低产出低收益回报,资金断链,顿时陷入了困境,不仅当地的乡亲和家人们持怀疑态度,周毅也变得异常迷惘。
路在何方?痛定思痛!周毅忍痛将市区的两套房子卖掉,重振旗鼓,购入草料,精心喂养。同时,虚心向养羊有经验的老师与同行请教。通过不断摸索与积累,逐渐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全舍饲圈养和同期发情与人工授精技术相结合的肉羊养殖新模式,企业也渐渐地走出了困境,开始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2018年,周毅参加了托克托县农广校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使他在养殖技术和管理方面有了更加长足的进步。并在同年参加了“中组部农村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的学习,更加开阔了视野,接受到了更多的新理论、新思路。跟专家们学习技术,与同学们交流思想。通过多年的努力,牧场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发展到了现在存栏一千余只优秀改良羊的市级龙头企业。成为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的大学生实习基地,与呼和浩特市家畜改良站联合成立托克托羊人工授精站,并且托克托县首家农民田间学校也落户基地,同时,被内蒙古农牧业厅评为了首批自治区级“肉羊标准化示范场”,周毅也被呼和浩特市政府选聘为科技特派员。
近几年,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周毅也通过培训学习和现场观摩示范的方式把在农广校掌握的知识和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传授给广大的养殖从业者,尽心尽力地服务好他们,改变他们的养殖观念,引领他们在致富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希望在建设我们新农村的过程中,在振兴乡村战略的道路上,我愿做一颗小小的铺路石,把吃苦耐劳的精神播撒到田间地头,造福乡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周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