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男孩小正(化名),今年9月就将满9岁。从3岁多开始,就被医院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迟缓。但从读一年级开始,小正就表现出加减乘除计算方面的天赋,两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几乎秒答,三位数、四位数的乘法也会在20秒内口算给出答案。
发现儿子小正的这一异常天赋后,郑先生夫妇感觉“儿子打开了另一扇窗”,一家人也看到新的希望。同时,夫妇俩也很困惑:儿子到底是什么情况?
有专家建议,家长应带孩子再去医院进行全面诊断和评估,然后规划他的职业和人生。对此,郑先生称,他已挂了绵阳市中心医院的专家号,将于7日带小正去做全面检查。他也希望孩子能获得更权威的鉴定,有一个完整的成长培养计划。
“特别的孩子”:诊断为智力发育迟缓 却展现计算天赋
小正出生于2014年9月。郑先生夫妇告诉记者,孩子1岁时曾短暂叫过“爸爸、妈妈”。1岁7个月时,小正开始走路,但仍不会说话。
“2岁多一点时,小正智力测试结果为‘低下’;2岁9个月时,听力筛查结果为右耳未通过,当时反应较为迟钝,说话极少且不清晰,时有攻击动作。”郑先生说,看到孩子的检查结果和平时的行为表现,他和妻子心中很不是滋味。
其中,2017年11月绵阳某医院的检查结果显示为“头颅MRI示脑白质髓鞘发育不良”;门诊病历显示:右耳听力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处置意见为“建议康复训练”。2018年重庆某医院的门诊病历显示:孩子主要诊断为“智力发育迟缓”,其他诊断“自闭症?”。2020年5月,绵阳某医院一份病情证明书显示:右耳听力障碍,智力低下,精神发育迟滞,康复训练中。2022年7月,重庆某医院通过韦克斯勒氏测试方法测试后,结果为“智力缺陷”。
郑先生夫妇介绍,小正还有些行为很奇怪:他可以抬头一直看着工地上的塔吊,在马路边一直看着红绿灯等,只要不喊他就不会走;坐车外出,可以一直盯着导航;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无法交流……
“后来,我们一直在给儿子做康复训练,有了很好的效果,他会说话了,还可以自己去小卖部买东西。但儿子和小朋友也难以有效沟通交流。”虽然儿子的表现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但郑先生夫妇并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给小正做康复训练,锻炼他的语言能力等,并将他送去幼儿园上学。2022年下半年,小正读一年级。
不过,父母们发现,孩子有一定的数学天赋,四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算术题几乎秒出答案。
记者实测:两位数内算术秒答 四位数20秒内答出
那么,被医院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迟缓”的小正,真的具有这样的计算天赋吗?
8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郑先生家中,小正在专注地玩玩具。在郑先生夫妇和小正沟通后,他开始接受记者实测,记者一边随机出题,一边用计算器计算,检查他的答案是否正确——通过现场实测,在上述计算题中,两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小正几乎是秒出答案,三位数、四位数的乘法,会在20秒内口算给出答案。
那么,小正是学习了什么口算、心算等方面的计算方法吗?郑先生夫妇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妈妈付女士告诉记者,她虽是小学数学老师,但也做不到小正的口算能力,她只是在小正上小学后,给孩子讲解了加减乘除的意义。“孩子读一年级后,我们发现他口算能力特别强,但我们从来没有对他进行过培训。以前,他喜欢玩计算器,十万、百万这些单位应该就是从计算器上听来的。”郑先生说。
同时,付女士介绍,小正上课时不会像其他同学那样认真,有时会做自己的事,但老师讲的课他都听进去了,语文拼音能力也不错。
专家分析:应全面诊断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小正展现出的计算天赋,让郑先生夫妇看到了希望。同时,他们也很困惑:孩子为何会有这样的天赋?今后该怎么教育儿子?
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王小林介绍,“儿童四症”包括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总体说来,都叫做发育障碍。其中,精神发育迟滞,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低下,只要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那意味着不可能有特异性这种表现。如果有特异性表现,常见的就叫做阿斯伯格征,属于自闭症的亚类。真正的一级自闭症是没有交流需求,不想跟别人沟通,也没有沟通能力。阿斯伯格征的区别在于有寻求帮助和沟通的需求,但不知道怎么去沟通。
针对小正的情况,王小林教授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再做全面诊断,主要确定孩子是精神发育迟滞还是属于阿斯伯格征。他表示,“阿斯伯格患儿”因在某一方面能力超强,很容易被吹捧为“天才”,但不要过于放大这个特长,而是要逐步让孩子生活化,学会生存。有些“阿斯伯格孩子”,随着社会化程度提高,生存能力变强后,也发展得很顺利。“要让孩子适应社会、生活化,这才是最主要的。”
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琦表示,家长首先应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估。评估包括到底是精神发育迟滞,还是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如果只是智力低下,不会有自闭症的表现。从郑先生夫妇描述的情况看,有两个方面是肯定的,首先孩子的发育是慢下来了的;其次,孩子某些方面具备非于常人的能力,有可能是在某些方面的发育与众不同。
“如果孩子到诊断室来就诊,首先要看是不是智力有问题,或智力的某一方面有问题,其他方面又有没有问题,我们要判断清楚是一个复合型的发育障碍还是单纯性发育障碍。如果某些方面能力不行,不代表所有方面能力不行,所以这个孩子的诊断还需再斟酌。”王琦说。
王琦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八九岁的孩子如果方方面面能力都较差,建议先学会生活自理,力所能及地学习一些社交、语言等方面的知识,以便他的生活更顺畅。另外,从孩子的行为来看,要减少一些怪异行为,规范一些大众化行为,至少在社交时“不犯规”,然后有一个正常的生活。如果有一定的条件,可以简单劳动,以后能自食其力。孩子如果读书成绩能跟上就跟上,不要强求,主要是发展个人优势方面的能力,比如计算能力,或者发现绘画、音乐、IT等方面的能力,全面评估了解其现状,才能制定家庭康复计划。毕竟孩子还没长大,还要发展,需要找到他乐于做的事情,以后的生活才能有一个相对好的质量。“如果孩子只是单纯的计算能力强,没有社交、认知做铺垫,以后也无法融入社会。所以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孩子的社交、认知水平。”
(据《成都商报》汤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