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4版:茶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准备去徒步、登山? 先收下这份安全攻略

暑期是野外活动的高峰期,户外活动的头等大事就是安全。那么,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拥抱自然,享受户外活动的过程呢?

预判风险,量力而行

户外活动中遇到的风险一般分为4类:自然风险、装备风险、人为风险和混合风险。中国农业大学登山队攀登队长晏澄已有4年的户外活动经历,他说:“进行户外活动前,要优先考虑前3种风险混合的综合风险有多大,如果足够大的话,我们就会放弃。”

自然风险指的是地震、高温、雷雨、大风天气、山洪、地质灾害等。出发前应密切关注出发日的天气状况,如果遇到上述自然风险,要取消或中断行程,不要冒险出行。

绿野救援队是中国最早开展户外公益救援活动的民间组织之一,队长吕忠洪认为,避免人为风险,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户外,不要逞强。其次要掌握必备的野外出行技能,比如如何在野外行走、如何保温、如何防晒、如何防中暑。在开展户外徒步之前,需要储备大量的知识,不打无准备之仗。晏澄表示,装备风险也是潜在的风险,良好的装备可以保证生命安全。多年的救援经历中,吕忠洪经常会劝告户外运动者要配备基础户外装备,比如登山鞋、登山杖、魔术头巾、排汗内衣等,也不要为一时省钱购买劣质装备,以免在户外活动中酿成大祸。

科学训练,提前规划

“在野外,危险是会升级的。”吕忠洪举例说,在城市里,你崴脚可以去医院,在野外崴脚,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可能无法行动,因此具备野外生存和急救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蓝天救援队队长曹春利表示,一定要做好提前规划。首先要提前熟悉路线,了解自己徒步的这条户外路线中途是否有下撤点或补给点;其次要了解领队,在户外,领队的经验、资历、责任心是很重要的;最后要准备充足的物资,比如手机备用电池、专业登山包、足够的饮用水、食物和保暖衣物。

曹春利特别提醒,不要因为晴天就不带保暖衣物,“有时候你可能会在山里遇到突发状况,没能在预计的时间下山,夜晚在山上很容易发生失温。”此外,晏澄提醒,户外活动不能太依赖导航,出发之前一定要下载好目的地的离线地图。“这样手机没有信号的时候,也不会迷路”。

某大学登山队前队员卢小石表示,在徒步中一定要按着计划的路线走,不要一时兴起去探路,或者觉得这里景色好就想在这里多待一会儿,这样做风险很大。

团队合作,保持冷静

吕忠洪在救援中遇到的情况多数是单人的或多名户外新手徒步发生意外。

“不能落单,这一点是最重要的。”绿野救援队的志愿者队员、有多年户外领队经验的张庆生认为,户外活动不能单打独斗,大家要讲究团队配合和分工。吕忠洪表示,在户外,大部分山路是没有路标的,所以一定要跟着领队或者熟悉路线的人走。救援中,他经常发现,有些人自己在网上下载了地图就敢直接走,“一旦迷路了心里会非常慌张,很容易发生滑坠或者崴脚。”张庆生表示,户外活动中情绪也很重要,一定要保持稳定、冷静。“如果迷路了,不要慌,还是得按着路走,千万不要抄近道,越近的地方越陡,往下可能全是小悬崖。”对于一些户外“小白”,晏澄说,户外活动没想象中那么美好,过程中充满艰辛和困难。“如果只是觉得山上的风景很好,或者做这个事情很酷,想得到一定成就感的话,还是需要评估好自己的心理状况、身体状况,不然会很危险。” (据《中国青年报》 陈晓 谭思静)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