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乌尔善执导的中国神话史诗《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下简称《封神第一部》)日前正在热映。恢宏的场景、精良的制作,让这部电影的关注度持续上升,截至8月10日14时,电影《封神第一部》的票房已经突破18亿。这部电影的导演乌尔善是呼和浩特市人,而在这部影片的幕后团队中,还有多位工作人员也来自呼和浩特。今天,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就采访到了在《封神第一部》中担任人物造型与异兽概念设计的青年国画家、邮票设计家李云中,听他聊聊影片中那些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璐
绘制上百张手稿
费翔饰演的纣王还原度最高
什么是人物造型与异兽概念设计?李云中解释,他的工作就是把电影中的角色从剧本中的文字变成图像、变成设计稿,后期其他部门再在此基础上细化,实现这些人物造型。李云中是一名来自呼和浩特的青年国画家和邮票设计家,早在2015年他就应中国邮政之邀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的主题邮票设计家,随后又应邀创作《玄奘》《月圆中秋》《屈原》系列主题邮票,还为联合国创作了一套《美猴王》邮票,他在中国画方面颇有造诣,被业界誉为“当今绘画《西游记》第一人”。他与《封神第一部》结缘,就是因为该片的美术指导叶锦添之前看过由他创作的《封神造像》画册后十分欣赏,便极力邀请其加入,最终促成了这次合作。
对于“封神”这个大IP,李云中非常熟悉,他从小就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学,《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在初中时代就已经看过。“电影《封神第一部》借鉴了《封神演义》原著的部分内容以及宋代的《武王伐纣》平话本,影片脚本的改编用封神的元素重新构建了适合现代人的世界观。”因此,在拿到电影脚本以后,李云中基本没有受原著情节的影响,按照脚本的思路刻画出了不同的角色,绘制了上百张手稿,包括人物造型、服饰、头饰等。
“当时我根本没想到从进组到电影上映要这么长的时间,能参与到这样一个大规模、大制作的电影拍摄中,我感到非常荣幸。”尽管距离进入剧组工作已经过去了好几年的时间,但是回忆起当初工作时的场景,李云中依然记忆深刻,他说:“我和导演组走访了中国的商周时期的博物馆,设计造型时的原则是7分传统参考永乐宫,3分参考商周的历史。在设计所有角色造型时,其实演员都还没有选定,但最终很多演员都和我的设计稿很像。尤其在设计纣王的造型时,我脑海里浮现的就是费翔老师,没想到后来真的是由他来出演,这与我的设计稿还原度非常高。”
坚守敬畏心、匠心
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8月10日下午采访时,李云中刚刚看到《封神第一部》票房超过18亿的消息,他特别开心地与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分享了这个好消息。“没有哪一个剧组能潜心10年来做电影,而且还是三部连拍,这真的算是中国电影史上史诗级别的大制作,真是太不容易了。”
能够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李云中表示这离不开主创团队的共同努力。“首先在工作中我们有一颗敬畏心,《封神第一部》还原了中国古代优秀的美术风格、艺术形象,其次我们有一颗匠心,小到一盏灯大到一个房间,每一个道具、布景都是精雕细刻。这也提醒我们所有人,不要考虑太功利的东西,要尊重中国古典审美,讲好东方故事,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李云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