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李娟 通讯员 刘宇欣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幸福工程。今年,回民区钢铁路街道办事处阿拉善北路社区针对辖区内开发时间久、建筑老旧、居民多以老年人为主的呼钢东西楼小区、综合经营小区、隆聚园小区先后展开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致力于解决如何为居民打造更加宜居、幸福的小区环境等问题。
小区怎么改 居民说了算
如何让小区改造真正改到居民心里,让居民满意?阿拉善北路社区的工作人员走街串巷征求居民意见和需求,将居民提出的问题集中汇总、制定整改方案,因地制宜开展改造措施。
“我们社区党总支共设9个红色网格、37个楼栋长、161个单元长,建立社区党总支领导、社区负责、社会协同、居民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动员辖区内在职在册党员主动亮身份、做表率,认领楼栋长、单元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协助社区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社区通过红色‘网格化’服务,组织社区党员干部、楼栋长、单元长深入走访群众,入户开展民意调查工作,考察调研老旧小区的实际情况,通过面对面交流,畅通党群服务的‘连心桥’,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积极听取居民建议、收集居民改造‘微心愿’。” 阿拉善北路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
目前,隆聚园小区已基本完成地下管网、通信管网、楼顶防水、地面硬化等改造项目。为进一步提高老旧小区改造精细化程度,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阿拉善北路社区的工作人员去现场跟进度、听反馈,通过调查了解居民诉求,“改什么”“怎么改”都由居民决定,社区出面协调,很多问题当场解决,因此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小区改造出一份力。
“小区里没有自行车棚,在楼道内停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在院里停又怕丢。”居民孙先生说,“能不能在小区建一个能存车也能充电的自行车车棚?”在了解到孙先生的“微心愿”后,阿拉善北路社区党总支书记立刻想到隆聚园小区废弃的锅炉房。原来,自该小区开始集体供暖后锅炉房就停用了,多年来一直没有拆除。于是,废旧锅炉房摇身一变,成了方便居民充电存车的自行车车棚,既方便了居民,又消除了安全隐患。
一小区一对策 实现居民“微心愿”
楼道墙面脏污、楼道防盗门无法完全闭合、部分路灯不亮……居民提出问题,社区协调解决,找准老旧小区的安全隐患和服务短板,“一小区一对策”,切实解决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逐一实现居民提出的“微心愿”。粉刷楼道墙面,昔日脏污旧貌换雪白新颜;更换老旧防盗门,一户两卡刷卡进入,用楼道新门打开居民心门;维修故障路灯线路,在夜晚进行重复测试,使“常亮之光”照亮居民舒心路。
阿拉善北路社区始终坚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让居民充分参与到社区基层治理工作中来,充分尊重居民意愿,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过程请居民监督、改造后问效于民,让居民群众成为老旧改造项目的建言者、参与者、监督者、检验者。把居民群众放在心上,把为民服务落到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