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5版:记小栏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借贷双方都同意利息可以随便定吗?

主持人:安娜

不久前,清水河县人民法院受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依法判决被告乔某偿还原告梁某借款本金10万元,支付利息175864元。原来,2014年10月,乔某向梁某借款10万元。2020年10月15日,双方就该笔借款进行核算,乔某为梁某出具了载明金额为25万元的借据,约定利息按月利率2%计算。后乔某一直未履行还款义务。2023年7月,梁某诉至法院要求乔某偿还借款25万元并支付利息34837.23元。法院经审理认为,梁某与乔某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有效,乔某借款后一直未偿还借款本息,应及时履行还款责任。法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2020年8月20日为节点计算利息,节点前利息以月利率2%计算,节点后利息以起诉之时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为司法保护上限计算。经计算,乔某应偿还借款本金10万元及利息175864元。

清水河县人民法院法官表示:民间借贷作为一种传统的借贷方式长期活跃于社会生活中,但大家应该注意,不是任意约定的利息都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第二次修正)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也就是说,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更新浮动。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23年8月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3.45%,如果约定的借款年利率超过了13.8%就不再受法律的保护。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