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9版:北疆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逛老街 寻文化 品非遗

塞上老街

羊毛毡烫画手工艺人正在创作

曲艺人街头表演,吸引游客。 记者 许婷供图

市民品尝特色饮品 记者 许婷供图

展示羊毛毡烫画

塞上老街上游人如织 记者 许婷供图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璐

想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不妨从一条老街开始。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有关“北疆文化”的元素无处不在。

这个夏天,因为一场周杰伦的演唱会,呼和浩特也受到了全国各地游客的关注。来到呼和浩特,塞上老街作为热门打卡地,烧麦、砖茶、辣焙子、羊肉串、稀果羹等地方特色美食勾动着人们的味蕾,从中也能窥探到呼和浩特的饮食文化。此外,塞上老街里满满的非遗文化元素,也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充分体会“非遗的魅力”。

走进塞上老街,左右两侧都有蒙古族银饰专卖店,外行或许只能看到银饰的重量、样式,可当你潜下心来欣赏时,就会发现有很多文化元素,比如银饰上的祥云纹、蒙古包图案、羊拐图案、骏马图案等。而在纯手工打造的银饰里,还包含一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蒙古族金银器錾刻技艺,这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周君的店铺就开在塞上老街。“这里人流量大,从事蒙古族錾刻技艺的手艺人也有几位。有顾客上门,在向他们介绍银饰的同时我也会介绍一些有关蒙古族錾刻技艺的文化,让顾客更加了解我们的文化特质。”周君说。

此外,在塞上老街的店铺里,蒙古族皮具上的图案、花纹,体现了特色非遗代表性项目——蒙古族皮雕的精湛技艺;还有独特的羊毛毡烫画,在毛毡上呈现各种不同的图案,有着雕刻似的质感,也格外引人注意。这里的店铺不光售卖相关的产品,传承人更是现场制作,文化气息满满。尤其是在塞上老街羊毛毡烫画的店铺门口,师傅们的现场制作总会引来游客的围观、拍照。一位来自浙江的游客边拍照边感叹道:“羊毛毡烫画真的太有趣了,用一把烙铁就能把骏马画得栩栩如生,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师傅们的技艺。”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