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3版:经济·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新一轮降息之下 如何管好自己的钱袋子?

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于9月1日起再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这是自去年9月至今的近1年时间中,商业银行的挂牌利率第3次下调。降息通道之下,居民理财该如何应对?

不只存款降息

大额存单也降息

自9月1日起,银行存款新一轮降息落地,多家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下调了存款挂牌利率。从各家银行公布的最新存款挂牌利率来看,1年期存款利率普遍下调了10个基点,2年期存款利率普遍下调20个基点,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均下调了25个基点。

具体来看,当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国有银行的存款挂牌利率已经下调。其中,1年期定存利率下调至1.55%,2年期定存利率下调至1.85%,3年定存利率下调至2.2%,5年期定存利率下调至2.25%。

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股份银行均已执行新的挂牌利率。但各家银行执行幅度不同,如招商银行挂牌利率的调整与上述国有银行同步;中信银行则将1年存款挂牌利率下调至1.75%,2年期下调至1.90%,3年期下调至2.25%,5年期下调至2.30%。

除了存款利率再次调降,长期额度紧缺的大额存单也将迎来调降。多数大行大额存单已于近日完成了新一轮的降息,部分股份行也已降低大额存单利率。以工行为例,三年期2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利率从2.9%降至2.65%,较调降后的三年期定存高45BP,较存款基准利率低10BP。

银行降息

保险储蓄类产品需求持续旺盛

对于银行存款的持续降息,不少西安市民也在寻求稳健收益的产品。

市民刘先生最近有一笔定期存款到期,咨询银行有何收益稳健的产品推荐,银行理财经理给推荐了一款年化收益3%的保险产品,并表示,最近所有产品的收益都下降了,这是目前固定利率最高的产品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伴随存款利率降至3%以下,居民对于具有收益确定性的保险储蓄类产品需求持续旺盛,而产品预定利率变化也不会改变保险收益确定性这一稀缺特点,储蓄类保险仍将持续推动寿险新业务价值的成长。

业内人士表示,预定利率3.50%的保险产品全面下架后,目前险企主要销售的储蓄险产品一般包含以下三大类:一是预定利率3.0%的增额终身寿险;二是预定利率为2.5%的分红型保险;三是年金险搭配万能账户,其中万能账户预定利率为2.0%。“现在3.80%这个产品最吃香。”该业内人士称,在3.50%增额终身寿险下架后,本来无人问津的3.80%分红型寿险突然成为其客户的新宠。该分红型寿险基本保额按2.40%至2.50%复利增值,同时还有1.40%的分红,但不保证该分红收益。

降息通道之下

居民理财该何去何从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大众缺乏安全感,储蓄率高不难理解。而且银行理财都是浮动收益,在市场下跌趋势下,大众对银行理财的收益预期也随之下降。

“近年来,我国企业和居民风险偏好下降明显,存款增长速度较快。”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在市场信心不足、有效融资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银行信贷投放面临压力,对存款需求减少。因此,存款利率下降是自然而然的。而资产端收益下降,也倒逼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

某国有行理财经理表示,银行存款客户普遍是风险承受能力极低的客户,他们不能接受资金任何损失。因此这部分客户无论存款利率下降多少,仍然会选择通过存款来理财。部分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客户,今年以来已经在逐渐较少存款的配比,转向了波动较小、更加灵活的短期理财,以等待各类市场的投资时机。

多家银行年中业绩报告亦显示,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规模已在今年二季度开始有所回升。如招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理财子公司招银理财产品余额为2.53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372.54亿元,但较一季度末增加了726.22亿元。

此外,在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时百姓应该如何理财,董希淼表示,一定要平衡好风险和收益来综合进行资产配置。如果要追求高收益,那么必须承受高风险;如果要追求稳健的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储蓄国债等产品。

(据《华商报》李滨)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