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于亚军)昨日,由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津呼协作高质量发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启动会、津蒙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暨呼和浩特地区2023年院前急救工作会议举行。
昨日上午,2023津呼协作高质量发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启动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会上天津市急救中心专家作院前急救工作经验分享,并进行津呼协作高质量发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签约仪式。
上午10时30分,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前广场举行津蒙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本次演练以我市因连续多日降雨导致土质疏松发生山体滑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情况。为保证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市启动突发事件卫生预案为背景。天津市、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包头、鄂尔多斯等地市急救中心协同进行卫生应急救援。此次演练模拟场景贴近实际,对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应急和院前急救队伍的专业水准、急救救治等是一次检验。同时也对呼、包、鄂、乌四市区域协同院前医疗救治工作是一次检验。
又讯(记者 张秋焱)昨日下午,呼和浩特地区2023年院前急救工作会议召开。会上通报了2022年度院前急救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急救工作任务。据介绍,今年我市又有15所医疗机构建立的急救站符合入网急救站条件,正式签约入网。
据介绍,2022年各网络医院急救站和广大急救工作者勇于担当,攻坚克难,120指挥中心持续完善急救体系建设,实施“智慧急救”数字化平台建设。市卫生健康委选出2022年的优秀急救站和突出贡献单位,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呼和浩特市中蒙医院、和林格尔县人民医院5所急救站获评2022年度优秀急救站;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呼和浩特市第三医院、新城区保合少镇卫生院、新城区毫沁营乡卫生院、托克托县医院、呼和浩特民康医院8所急救站获评2022年度突出贡献急救站;呼和浩特济民医院、呼和浩特惠怡医院、赛罕区巴彦镇学苑社区卫生服务站获评2022年度突出贡献民营医疗机构。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经过前期审核,我市有15所医疗机构的急救站已经符合入网急救站条件。这15家医疗机构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和林格尔县中蒙医院、和林格尔县公喇嘛中心卫生院、托克托县中蒙医院、呼和浩特济民医院、呼和浩特宜盛医院、赛罕区医院、赛罕区第二医院、呼和浩特石化医院、赛罕区太平庄卫生院、呼和浩特日新医院、呼和浩特安真医院。市卫生健康委在会议上举行了新入网急救站签约启动仪式,医疗机构代表纷纷上台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