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5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清理污损垃圾桶 提升乡村公共卫生间环境

市环卫部门“绣花式”作业 提升人居环境

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张秋焱)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每一个微小的行动都可能成为推动整体进步的关键力量。近日,环卫工作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理念,以清理污损的垃圾桶、提升乡村公共卫生间环境为突破口,开展整治活动。

近日,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加大了对垃圾产量较大地区,特别是人口居住密集地区及人流量较大的商业街区的巡查力度。在巡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一些垃圾桶污损情况比较严重,垃圾分类标识不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环卫工人迅速行动起来。昨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赛罕区巨海城周边商圈看到,环卫工人使用水桶、铲子、抹布等工具,对垃圾桶进行仔细的清洁,然后新的垃圾分类标识被贴上,以确保垃圾分类标识清晰可见。这些措施不仅保障了环卫设施的完整性,也有利于推动居民垃圾分类自觉意识的养成。

据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苏雅介绍,除了加强垃圾清运和环卫设施维护管理,各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还对出现破损情况的垃圾桶立即进行维修、更换,并确保垃圾桶每日冲洗、擦拭效果到位。在日常巡查工作中,工作人员加大对垃圾产量较大地区以及人口居住密集地区和商业街区的巡查力度,确保垃圾日产日清,防止出现垃圾满溢、设施底部腐烂、设施渗漏垃圾污水等影响市容市貌的现象。

在中秋节和国庆节即将来临之际,许多人都会返乡过节,乡村公厕的使用量也会增加。为了给返乡人员和其他村民提供舒适的公厕环境,各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不仅注重公厕的建设,更重视公厕的管理。他们通过建立和落实常态化检查机制、精细化作业流程,并对公厕管理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公厕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了解到,近期各区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对乡村公厕开展了常态化检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仔细查看公厕内外环境卫生保洁情况、设施设备运转情况、病媒生物防制落实情况、人员在岗和着装情况以及消杀保洁记录的准确性和清晰度等。

通过这些措施和工作,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和各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与作业公司提升了乡村公共卫生间环境,为村民和返乡人员提供更加干净、整洁的环境。这也充分体现了文明青城的理念,用小行为助力环境卫生大改善。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