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4版:花季雨季 上一版 下一版  

与秋相遇 乐享丰收

劳动实践让学生们收获满满

关帝庙街小学学生采集种子

关帝庙街小学学生参观种业中心

学生们体验挖土豆

一起动手做豆腐

幼儿园的小朋友观察农作物

锡林南路小学丰州路分校学生分享采摘果实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璐 杨永刚

金秋九月,不仅是新学期的开始,更是一年中农作物收获的季节。近日,我市多所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主题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劳动能力,还让他们学习了农耕文化,沉浸式感受收获的快乐。

让学生感受劳动乐趣和丰收喜悦

9月是丰收的季节。近日,南门外小学教育集团师生齐聚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了“庆丰收乐享金秋 促和美福籽同心”丰收节主题活动。活动开始前,南门外小学黄合少分校及昭乌达分校结合农耕文化共同布置了非遗长廊,以剪纸、年画、植物印染、葫芦彩绘、种子画、蓑衣展、扎染等作品创设以环境育人的氛围,让学生们感受农耕文化的内涵。

在南门外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还设有农具展示区和动物养殖区,学生们通过参观学习了解了丰收节的来源、节日背景、气象变化、传统习俗、传统农业生产用具、健康饮食搭配等知识,从中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在活动现场,学生们参与了制作豆腐、莜面、月饼等美食活动,亲身体验农作物经过加工后产生的形态变化,对农业生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学生们还参加了采摘活动,摘西红柿、摘茄子、摘青椒……满满登登装了一大筐,在欢乐的氛围中尽享收获的乐趣。此外,学生们还通过葫芦彩绘、植物印染、制作花灯等形式庆祝丰收,抒发收获的喜悦心情。

我市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如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按照年级划定了不同的田地,组织学生播种、锄草、收获,体验农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敕勒川绿地小学腾飞路校区也按照不同的年级种植了不同的农作物,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分组体验了种植、浇水、采摘的过程;赛罕区第六幼儿园在校园里开辟了菜园子,引导小朋友们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他们也参加了采摘环节,和老师们一同分享了收获的喜悦……

除此之外,我市还有不少学校也同时开展了“庆丰收节”系列活动。在赛罕区金河镇格尔图蒙游记田园综合体,锡林南路小学丰州路分校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采摘活动,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丰收展台上摆满了劳动果实,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蔬果现场制作了美味可口的果汁。关帝庙街小学四年级全体少先队员则前往蒙草种业中心,在讲解员的引领下畅游了种业中心。活动中,少先队员们认真聆听场馆工作人员的讲解,观察每一种植物,并走进展厅参观了土壤世界、分子育种实验室、昆虫旅馆等展区,学习到保护花草的基本方法和生态环保知识,收获满满。

劳动实践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除了在学校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外,很多家长也会带孩子参加校外组织的一些主题活动。家长刘女士就带孩子参加了一个主题劳动活动,从4月一直持续到9月,母女俩完整体验了翻地、播种、除草、灭虫等过程,直到参加了上周末的采摘活动才为这个劳动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刘女士说:“我家孩子刚上一年级,有很多东西光靠看书或讲故事是无法理解的,只有参与到播种、发芽、生长的全过程,她才能印象深刻。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是劳动教育,也是一个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

在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的随机采访中,也有很多家长表示,对于劳动实践课,他们都持支持的态度。家长贾先生说:“每年暑假我都会把两个孩子送回农村老家,让他们跟着爷爷奶奶喂羊、捡鸡蛋。每年国庆节期间也会带着他们回去帮忙秋收,孩子们可以帮着装口袋、拣土豆,饿的时候还能烤土豆吃。孩子们说,他们的小伙伴听说他们的经历后都很羡慕。尤其我家是两个男孩子,多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对于他们的体力锻炼包括责任心的培养都有好处。”

另一位家长林女士则分享道:“记得孩子幼儿园毕业时问我‘妈妈,为什么动物园里没有猪,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真的猪呢。’听她说完,我突然意识到,生活在城市里,好像有点儿不接地气了,于是领着她去蒙草的草博园看了植物,又带她参加了几期劳动主题研学活动,这才让她明白了农作物是怎么生长的,家禽、家畜是怎么喂养的。学习很重要,生活、劳动同样也很重要,所以我很赞同学校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能让孩子学到受用一生的技能。”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