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李娟)推窗见绿,出门入园。首府市民这一美好愿景正在逐渐变为现实,越来越多的绿色公共开放空间不断出现在我市街角巷尾。这些口袋公园成为市民茶余饭后、休憩健身的新场所。
今年,赛罕区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对位于帅家营路与乌海东街三角地东侧进行了提升改造,增设观赏景观,辅以非机动车停车位,融入雨水花园、彩色透水铺装等“海绵城市”元素,打造出一处口袋公园。自然交互式空间,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我们居住的位置原本比较偏僻,但这几年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小区门口建起了医院、学校,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今年园林部门还对路边的空地进行了提升改造,增加了汽车充电桩、铺设草坪、栽种绿植、放置座椅,让家门口的风景变得越来越美了。”家住景苑佳地小区的居民王女士说。
“帅家营路与乌海东街三角地口袋公园位于乌海东街、昭乌达路、帅家营路交会处,占地面积15700.66平方米。改造前场地平坦,地形起伏较小,大面积黄土裸露,易形成扬沙天气。该处口袋公园西侧为新建的赛罕区医院新址,未来会有大量停车位的需求,因此,靠近西侧的区域规划设计100多个停车位,智能充电桩40个,建成后方便就近充电需求。”赛罕区园林建设服务中心中级工程师班春果介绍。
口袋公园作为范围相对较小的绿地开放空间。在空间形态上与绿地结合,利用城市零星开放空间“见缝插绿”地打造出具有运动休闲、文化娱乐、便民服务等功能的城市开放空间。
在打造公共绿地过程中,园林部门也将这里打造成为了“海绵城市”示范区,积极践行“海绵城市”与“无废城市”相关理念,场地整体按照“海绵城市”要求,重新划分汇水分区,构建“渗透性铺装+下凹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的海绵体系。
“我们采用了彩色透水混凝土作为慢行步道,帮助雨水自然下渗。雨水花园分散化布局,就近吸纳和净化雨水,加强雨水路径上的处理能力。彩色透水混凝土、下凹绿地、雨水花园与植草沟相连,净化后的雨水导向生态干塘、生态湿塘进行末端净化。”班春果表示。
随着城市绿地的不断增加,首府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广大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生活品质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