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3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基层医疗有“厚度” 健康服务有“温度”

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马妍 通讯员 梁良)近日,新城区毫沁营卫生院家庭医生何彩红,通过家庭健康检测设备“小宝”传输回的数据,监控到辖区居民袁振林夫妻血压异常增高。她第一时间来到袁振林夫妻家中询问其身体状况。

“袁大爷,我刚看见您今天血压偏高,最近是没休息好还是吃啥不该吃的东西了?”何彩红一边询问老人最近情况,一边拿出血压计再次为老人测量血压,开展健康指导。

“我们卫生院针对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家庭免费发放了家庭健康监测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居民的血氧、血糖、血压、体温、心率等基础数据,及时掌握辖区患有重疾和高龄居民的健康情况。”何彩红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通过终端检测设备发现居民健康存在隐患后,家庭医生会第一时间联系居民,随后还会进行回访。

据了解,新城区整合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搭建起智慧医养指挥调度中心平台,并持续开展更为多样的基层医疗保障服务,满足辖区居民的医疗需求,努力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截至目前,新城区医院、辖区内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乡镇卫生院安装了医疗机构管理系统,并接入了呼和浩特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扩大医疗信息化服务应用范围。

“三甲医院的专家来家门口的医院坐诊,现在看病真是越来越方便了。”在新城区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姚阿姨说。让她感到方便的是新城区医院推行的紧密型医联体服务。

近年来,新城区医院与12家公立三级医院建立了技术支持型和专科联盟两种形式的紧密型医联体。在各基层医疗机构设立名医工作室14个,派出50名专家定期出诊,并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形成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紧密型医联体服务的开展,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医疗服务,切实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2023年1至8月,新城区医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接待患者14.42万人次,努力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基层”分级诊疗目标,稳稳托住辖区居民“大健康”。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