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不在杭州工作,平时由75岁的爷爷照顾生活起居,爷爷突然生病住院了怎么办?杭州市半山实验小学三(1)班班主任陈婷婷老师主动把学生带到自己家帮忙照顾,而且一住就是半个月。要不是家长写来感谢信,大家都不知道,大爱。”近日,拱墅区教育研究院的周慧老师发的一条消息引发了众多点赞。
老师把学生接来,吃住在自己家里,这样的事情虽然早已有之,但每一次都会令人肃然起敬。陈婷婷老师不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站出来的。
或许有人会说接学生来吃住,无非是增添一双碗筷和多加一床被褥的事儿,没啥值得大惊小怪。其实不然。很多人都对“外人”干扰自己的家庭生活颇为忌讳,学生虽然有所不同,但多少也会带来一些不便。更何况,多一人吃住绝不是增添一双碗筷这么简单。家有二娃的陈婷婷老师平时照顾两个孩子就已经压力山大,把学生接来照顾整整半个月,个中滋味可以想象。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陈婷婷老师的善举完全是一个自发行为。从开始到结束,她没有透露出任何片言只语,直到75岁的爷爷用朴实的文字给学校写了满满两大页纸的感谢信,大家才知道了这个温暖动人的故事。
平凡之中见大爱。其实,陈老师能把学生接到家里照顾半个月,并不意外。秉承着让光照耀每个孩子理念的陈老师,平时就是一位“爱生如子”的好老师,并被推举为拱墅区“有温度的课堂”的代表老师。在学生眼中,她是最美、最有学问的老师,是“妈妈老师”,是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一位老师……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孩子们的赞许是对一位老师的最高奖赏。
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爱的教育》中强调:“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爱的艺术,老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口号和行动,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关怀。看似一个普普通通的事情,却于平常之中见真章。这样的爱可谓细微而感人,生动诠释了何谓老师的“仁爱之心”。 (据《钱江晚报》胡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