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晚8时,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在广西体育中心举行开幕式,文体展演以“在青春的赛道上”为主题,包括《青春的山河》《青春的接力》《青春的奔跑》三个篇章和尾声《青春万岁》。本届学青会设39个大项、51个分项、805个小项,此前部分比赛已率先进行,其他项目将在11月15日闭幕式前陆续完成。
首届学青会将载入历史
2020年8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通知,宣布合并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改称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202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将于2023年承办第一届全国学青会,3个月后,学青会执委会正式揭牌,标志着这项全新的赛事IP进入实质性的筹备运行阶段。
第一届学青会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项目设置“参照2024年巴黎奥运会、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同时根据奥运会设项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创办这项赛事旨在推动新时代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增强青少年和学生体质,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兼顾校园和专业体育
首届学青会共设39个大项、51个分项、805个小项(校园组370个、公开组435个),其中,广西承办35个大项、45个分项、768个小项(校园组370个、公开组398个),其余4个大项、6个分项、37个小项在其他省区市举办。学青会比赛安排在63个场馆,其中广西49个,分布在全区14个设区市、8个县(市、区)、8所高校,其他省份场馆14个。
吉祥物以广西北部湾珍稀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为原型,分别取名“壮壮”“美美”,搭配壮锦和民族服饰,突显广西壮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温和友善的海豚形象展现出广西人民欢迎八方来客的热情。
(据《广州日报》孙嘉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