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5版:咱爸咱妈 上一版 下一版  

“慢人群”跟上“快时代”

守零点、蹲秒杀 银发族也在鏖战“双11”

图片来源:IC photo

当移动互联网融入生活后,网购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现在的银发族网购起来有模有样,一点儿也不输年轻人。随着“双11”的临近, 守零点、蹲秒杀,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加入到“双11”的消费大军,成为线上消费的新生力量。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老年人网上购物不再只是图便宜,他们的购物理念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安娜

银发族加入“双11”的消费大军

“好多秒杀商品在‘双11’当天零点才会发售,为了抢到低价又心仪的商品,我已经提前挑选好了,有的加入购物车,有的设置了预约购买。你们看,点这里就是限时秒杀商品。”

“这款洗衣液在‘双11’活动期间每桶要比平时便宜近10元,还能参加跨店满减活动。这么算下来,单桶售价只有超市售价的一半,你们谁买?我给你发链接。”

“最近跟着你们研究明白网购后,我才算彻底理解年轻人熬夜苦等‘双11’的乐趣,你们挑选到什么好物可别忘了发在群里分享呀。”

11月8日上午,在新城区山水小区活动室内,几位老年人一边用手机翻看网络购物商城,一边分享“双11”购物心得。62岁的杨女士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最早听说“双11”还是在2年前。“那时我对网购是很排斥的,女儿‘强行’给家里下单买了一台空调,开始我还很生气,觉得网上买的东西质量不过关,像洗衣机这样的大件家电就应该到实体店买,为此我还跟女儿大吵了一架。等空调送到家后,我发现还真是不错,同品牌的空调在‘双11’下单比实体店便宜了将近1000元,而且质量也不差。最重要的是,还能够享受到同实体店购买一样的售后服务。这次消费体验,一下子打开了我的网购大门。”杨女士说,此后她就迷上了网购,经过2年的不断尝试和研究,她发现“双11”确实有不少商家让利促销。今年“双11”临近,她更是提前做足了功课,把需要买的东西早早放进购物车里,有给小外孙买的玩具,有给自己和老伴儿买的保健品,还有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的米面粮油。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双11”,银发族网购的“战场”也延伸到了直播间。和杨女士一样,今年70岁的张阿姨趁着“双11”优惠力度大,11月份以来,已经从直播间下单了4件服装和2套化妆品。平时早睡惯了的张阿姨为了抢购到秒杀价洗化用品,连续3天每晚在某品牌直播间里“蹲”到凌晨,抢到了仅有500单的秒杀价洗化套盒后,她还兴高采烈地截图发到家庭群里小小炫耀了一把。“直播间里,主播对每个产品都会仔细讲解,让人有种‘看得见’的踏实感,而且还会时不时推出‘秒杀款’吸引粉丝,这时候下单除了拼眼力,还要拼手速。”张阿姨向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分享着自己逛直播间的心得,脸上尽显乐在其中的满足感。

消费升级 银发族热衷花钱买开心

不久前,刚退休的葛女士趁着“双11”花1000元囤了10张一家知名酒店的自助餐券,准备和她的老同事们聚餐时使用。“和我年龄相仿的老同事基本都已经退休了,大家都有了大把的时间,我们经常聚会聊天,每次都是AA制。”葛女士说,平日里哪家饭店吃着口味好,她就会扫店家的二维码加入对方的粉丝群,因为店家经常会在粉丝群里发福利,所以现在她的手机里有十多个类似的店家福利微信群。“双11”活动期间,各大酒店自助餐的力度是最大的,葛女士经过认真比较研究,发现各家在菜品种类和餐券使用条件上各有不同,她选的这家酒店在公众号上推出的自助餐券价格要比平时便宜近30元,还不限制使用日期和有效期。“平日里我也经常去这家酒店,趁着这次的活动力度大,我跟老姐妹们一合计,先囤上10张券,这样合算下来能省不少钱。”葛女士说。

61岁的王桂珍今年也在忙着“囤券”,“我们家附近的一家大浴场趁着‘双11’推出了优惠套票,包含4餐和洗浴的24小时套票只要100多元钱。我和老伴儿会时不时地过去享受一把,一整天不用做饭不说,有得吃,有得消遣,还能痛痛快快蒸个桑拿、洗个澡,最惬意不过了。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想玩就玩,想吃就吃,过得比较潇洒。”王桂珍笑着说。

与王桂珍相比,她的老伴儿最近网购可称得上是“大手笔”,他在线上花了近万元买了一台按摩椅。“我下单可不是心血来潮,之前比较了好几款,这款虽然价格贵,但功能全,还赠送心率码表。趁着最近店家活动力度大,我就赶紧下单了。”王桂珍的老伴儿说。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注意到,老年人的购物观念开始从“舍不得”转变到“要享受”。“贪便宜”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网购的主要目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老年生活要追求产品品质,消费观念要向享受型消费转变。至于鏖战“双11”,主打的想法就是能省则省,该花也要花。

如何“避坑” 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

随着“双11”临近,各类商家都推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促销方案,让人难以选择。由于老年人这一消费群体本身的局限性,网购风险更高。对此,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老年人在购物时要选择正规大型的购物平台,不要为了贪小便宜,使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下单之前要货比三家,留意真实评论,不要被低价诱惑,通过视频、图片就随便下单。需要提醒的是,如打算购买“预付款”类商品,要注意定金和订金的区别,慎重付定金,因为定金是不能退的。要详细了解定金的使用规则,以免出现无法退换货及退款的消费纠纷。还需要了解的是,在直播间购物时要优先选择正规的直播平台,不要轻易加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建立的临时直播间。在下单前,需要仔细了解主播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质量、效果及价格等信息,不要仅凭着对带货“网红”“明星”的喜爱冲动下单。最后要注意的是,网购货到后不要急着签收,要先验货,货品不对可拒绝签收。

随后,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又从呼和浩特公安局反诈中心了解到,根据近年来的情况分析,“双11”前后,网购类电诈案件也会有所高发,对于老年人来说,最为常见的就是冒充客服诈骗。凡是遇到声称要退款、理赔,一定要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务必联系电商平台客服或在线联系网店客服确认情况。此外,还有一些电诈分子会冒充客服,以方便发货为由询问个人信息,或者发来不明链接要求填写个人信息,一旦按照对方要求去做,极有可能泄露自己的隐私,甚至被盗刷银行卡。提醒老年人,在网购中难免会遇到拿不准的情况,不妨多和晚辈商量。如果遭遇了网络诈骗,更要第一时间告诉家人,让他们帮忙报警并及时处理。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