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人们尤其是上层社会人士和读书人往往有名有字,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者是也。一般而言,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说起自己通常用名来自称,而在称对方或者第三方时,通常称人家的字,以示礼貌和尊重。如司马迁《报任安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司马迁自称是名“司马迁”,称朋友任安则以字“少卿”。《三国志·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曹操跟刘备说话,自称名“操”,称第三人袁绍以字“本初”。《献帝春秋》:“绍答曰:‘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袁绍称刘备也是称字“玄德”。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那么,是不是说古人就没有以字称自己的呢?在浩瀚的古籍中搜寻,我们发现以字自称的例子虽少,但并非绝对没有。《世说新语·假谲》:“温公劝庾诣陶,曰:‘卿但遥拜,必无他,我为卿保之。’庾从温言诣陶,至便拜。陶自起止之,曰:‘庾元规何缘拜陶士行?’。”《晋书·陶侃传》:“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及石头平,惧侃致讨,亮用温峤谋,诣侃拜谢。侃遽止之,曰:‘庾元规乃拜陶士行邪!’。”陶侃在两处史料中均自称字“士行”。《北齐书·王昕传》:“王昕,字元景,北海剧人。悦于是作色曰:‘我帝孙帝子帝弟帝叔,今为宴适,亲起舆床。卿是何人,独为偃蹇!’对曰:‘元景位望微劣,不足使殿下式瞻仪形,安敢以亲王僚寀,从厮养之役。’悦谢焉。”王昕对着汝南王高悦用字“元景”自称。《隋书·王贞传》:“王贞,字孝逸,梁郡东留人也。炀帝即位,齐王暕镇江都,闻其名,以书召之。及贞至,王以客礼待之,朝夕遣问安不。又索文集,贞启谢曰:‘孝逸生于战争之季,长于风尘之世,学无半古,才不逮人。’。”《隋书·崔赜传》:“赜字祖濬,七岁能属文……王重之不已,遗赜书。赜答曰:‘祖濬燕南赘客,河朔惰游,本无意于希颜,岂有心于慕蔺!’。”王贞、崔赜在书信答王对时均以字自称。
不难看出,古人以字自称的例子并非孤例。可见,古人对人可以字自称,非后世所谓尽以名自称也。
(据《联谊报》陈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