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9日是第32个全国消防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决定于11月份在全国开展主题为“预防为主,生命至上”的消防宣传月活动。借着这个契机,我市多所中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师生火灾应急能力。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璐
举办安全疏散演练
提高师生应急救护能力
关于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学校除了开展大屏幕展示、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外,还会组织大型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全国消防日当天,我市多所学校都开展了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师生共同参与,一起增强安全意识。
玉泉区清泉街小学为强化校园消防安全责任,提高师生火灾应急能力,增强火灾防控意识,掌握疏散逃生方法,预防火灾事故发生,于11月9日上午开展了主题为“预防为主 生命至上”的消防应急演练活动。随着一阵警报声拉开了安全疏散演练活动的帷幕,在班主任及各点位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低头、弯腰、捂口鼻,按照指定的路线快速疏散,有序撤离到操场安全地带,各班清点人数。整个疏散演练过程既紧张又有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同样以“演”促防、防患未“燃”的还有金桥小学。随着演练火灾警报的响起,各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捂住口鼻,低姿势弯腰前行,从教室有序地沿着指定路线撤离到安全地带。教职工分工明确、各行其责,疏散路线通畅,整个疏散过程用时 1 分 50秒。当日,学校还邀请了赛罕区消防救援大队孙岩娜警官对本次演练作了点评,陶欣昱警官围绕11·9消防日进行消防知识主题宣讲,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自救能力。
走进消防队
亲身体验增强安全意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标识是什么意思吗?紧急逃生的时候,分不清东南西北和左右也没有关系,一定要牢记跟着安全出口的指示箭头方向前进就可以,你们记住了吗?”“记住了!”11月伊始,赛罕区第六幼儿园的小朋友、家长、老师们一同走进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参观消防员的训练日常、听消防宣传员讲解消防安全知识。家长杜女士表示:“孩子们年龄小,平时就很喜欢消防车,能够实地来看消防员,还登上了消防车,孩子特别兴奋,也加深了他们对于防火的安全意识,活动挺好!”
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作为青橙融媒小记者活动基地,为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本月有150余名青橙融媒小记者来到这里开展了“预防为主 生命至上”主题消防宣传月活动,学习消防知识、观摩消防车辆器材,零距离体验消防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活动最后,消防员为每一名青橙融媒小记者发放了《小学生消防安全课本》。“通过今天的体验,我觉得消防员叔叔们太辛苦了,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消防安全。”青橙融媒小记者们纷纷表示自己学习到了很多消防安全知识。
此外,在11月消防宣传月中,社会各界也举办了各类主题活动走进校园,呼和浩特市力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赛罕区团委、创业社区走进东风路小学学苑分校开展了以“消防在心,守护‘童’行”为主题的消防知识宣讲活动,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牢记安全标识;赛罕区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来到东风路小学学苑分校,为全体师生讲解了各类消防车辆及器材的功能和用途,现场示范讲解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还让学生体验了一次灭火。校方表示,通过开展和消防员近距离接触的主题活动,有助于全体师生进一步认识消防、了解消防、感受消防、体验消防,切实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
配备班级安全员
防范在先排除安全隐患
相对于小学生来讲,高中生的心智更为成熟,在安全教育方面,学校也做了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安排。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举办校园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邀请大召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刘洋分别从学校火灾特点、学校重点部位防火、如何排查并消除火灾隐患、常见的消防设施使用以及火灾逃生与自救五个方面给师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除了讲解安全知识外,对于高中生来讲,职业规划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因此消防员刘洋还向大家介绍了消防员的报名条件以及消防员的一些日常工作,他希望更多同学将来能加入到消防救援队伍中,共同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了解到,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为了织密和美校园安全网,在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班级安全员,要求安全员全天候关注本班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并上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同时,学校也会定期对安全员进行培训,提高安全员安全预防、预警能力。此外,该校还启动了安全教育月活动,将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增强学生们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