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2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我市多措并举 保护候鸟安全越冬

远方的“客人”,请你放心留下来

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马妍)近日,在赛罕区大黑河水域,成群的赤麻鸭时而在空中飞舞翱翔,时而在水中嬉戏觅食,为冬日平静的湖面增添了不少生机。为加强对越冬鸟类的保护,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秋冬季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和自治区、市有关要求,市林草局赛罕分局开展候鸟越冬地保护专项行动,采取有效措施,为越冬地鸟类保驾护航。

市林草局赛罕分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条件越来越好,以往途经我市进行迁徙补给的候鸟,逐渐开始选择在我市越冬,自十月下旬开始,陆续有黑鹳、赤麻鸭、绿头鸭、白鹭、白骨顶鸡、苍鹭等野生鸟类在赛罕区七圪台“不冻河”、石人湾湿地栖息、越冬。根据巡护和监测人员反馈,由于越冬鸟类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有效保护野生候鸟越冬, 近期市林草局赛罕分局对候鸟越冬地增加专职巡护人员实行巡护监测,特别是对七圪台“不冻河”、石人湾湿地等重点地段实行24小时全天候巡护监测。同时,为进一步完善监控体系,加大巡护监测范围和巡查密度,联合属地林长制、河长制等相关部门,持续对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集群活动区、候鸟越冬地、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等强化巡护监测,实现数据共享,形成长效机制,为越冬野生动物筑牢安全屏障。积极采用高科技巡护监测技术,在候鸟分布重点区域设置多处远程监控装置和红外相机,并利用无人机开展全天候远程巡护监测,在保护候鸟的同时也为了解候鸟的习性、行为、数量等方面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材料,以便今后更好地运用到对候鸟的保护工作中。

据了解,为了全力做好越冬候鸟的收容救助工作,赛罕区野生动物临时救护站增设了包括陆生野生动物、飞禽野生动物、候鸟水禽、阳光保育等4大类野生动物康养笼舍,总面积1100平方米,具备接收、救护、收容各类野生动物的基础条件,有效保护救助在迁徙、越冬等过程中发生受伤、迷途、病弱的野生动物,为越冬野生动物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同时,为了发挥赛罕区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联席局际会议制度作用,市林草局赛罕分局还联系相关单位,先后在东瓦窑批发市场、保全庄农贸市场、融侨海鲜市场等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尤其对飞禽类着重进行查验,明确要求经营户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管理,严禁销售来路不明、非法猎获的野生动物及制品,引导相关经营户要切实提高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自觉抵制非法经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违法行为。

“我们采取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条幅、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发动群众(志愿者)积极参加候鸟越冬地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大力营造爱护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社会氛围,守护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市林草局赛罕分局工作人员介绍。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