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6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供排水管网改造、老旧小区房顶维修……

为民办“小”事 服务显“大”爱

劳动花园小区改造后外景

保合少镇农村饮水改造提升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马妍 通讯员 梁良

从供排水管网改造、老旧小区房顶维修到二次加压泵房提升、农村饮水保障……新城区着眼于民生实事微小处,通过由人大代表投票决议的“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项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

“微改造”对接居民真需求

“真的是太好了!感谢街道把我们老旧小区的供排水管道改造好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下水道堵塞的问题了。”家住迎新路街道劳动花园小区的居民马焕巧高兴地说。

新城区迎新路街道所辖的小区多数建于上世纪90年代,暖气不热、下水道堵塞的问题屡见不鲜,给小区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查明情况后,迎新路街道将改造问题上报2023年新城区“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项目”。

今年5月,迎新路街道办事处老旧小区供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动工。为加强沟通,迎新路街道党工委搭建协商议事平台,社区、物业、施工单位、居民代表等多方参与,全程跟进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

迎新路街道老旧小区供排水管网改造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了好事,这只是新城区民生实事项目的一个缩影。

新城区东街街道、西街街道、东风路街道属于呼和浩特市的老城区,普遍存在水压不足,居民用水困难的情况。针对辖区吃水困难的问题,三个街道分别以“二次加压及供水管网改造项目”作为2023年的民生实事项目,项目惠及20个老旧小区的万余户居民。

自2019年新城区开始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项目”以来,区、镇(街道)两级累计票决项目117个,实施民生实事项目32项,投入资金1亿9000万元,最大程度为老百姓解决急难愁盼事项,受到了城乡居民的高度认可。

“小工程”解决群众烦心事

“真的是太好了!咱们大窑村吃水难的问题终于解决啦!”新城区保合少镇大窑村的村民刘改改看着从水管里流出的自来水高兴地说。

2023年初,作为人大代表票决制投票选出的8个民生项目之一的保合少镇农村饮水改造提升工程正式被提上日程。

为了让村民早日用上符合标准的自来水,按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项目”的具体要求,新城区保合少镇政府与多部门积极对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加紧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如今,困扰大窑村、面铺窑村的928户村民已久的“吃水难”问题被彻底解决。

随着一件件“实事”的落地,民生领域的短板逐年补齐。供排水改造、解决城乡居民“吃水难”问题、老旧小区维修维护……新城区的点滴变化都在牵动着老百姓的“幸福神经”。

“强监督”提升百姓幸福感

2022年,新城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微信公众号、人大代表之家、小区楼组群等渠道向市民公开征集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最终票选出“保合少镇农村饮水改造提升工程”“东街街道办事处二次加压泵房建设项目”“成吉思汗街道办事处老旧小区房顶维修项目”等8个民生实事项目。

选出了民生实事项目,并不等于划上了句号。新城区人大常委会专门成立了民生实事项目联系监督领导小组,推动民生实事项目有效实施。

代表监督贯穿始终,让好事办好,实事更实。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代表们及时召集实施单位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求给出解决方案,并不定期开展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确保所涉问题一督到底,取得了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的明显实效。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