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4版:法治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托关系”给孩子办理入学我市一男子被骗13万元

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安娜)听信他人在教育局工作,能帮助其孩子办理小学入学,市民刘先生竟先后两次将13万元打进骗子的账户,结果,非但孩子上学的事情迟迟办不成,13万元也打了水漂。12月5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玉泉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了解到,警方经过多日蹲守,终于将“失踪”多日的诈骗嫌疑人抓捕归案,并追回赃款。

据了解,今年10月29日,玉泉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大要案中队接到市民刘先生报警,称其被一名姓苏的女子诈骗钱财。原来,今年9月份,刘先生在为其孩子办理小学入学时,通过熟人介绍联系到了一名自称叫苏某某的女子,该女子称其在教育局工作,可以帮助刘先生的孩子获得我市某小学的入学资格,但是需要好处费10万元。刘先生通过微信先后向苏某某转账共计10万,苏某某向其保证,过完国庆假期后就可以为其孩子办理入学手续。但假期过后,苏某某又称为刘先生的孩子办理的入学资格被他人顶替无法入学,需要再联系另外一所小学,并且还需3万元打点疏通关系,刘先生又通过微信向苏某某转账3万元。随后,刘先生多次联系苏某某询问其办理入学的进度,苏某某一直称自己在外地。此后,刘先生便一直联系不到苏某某。直到多方打听后得知教育局并无此人,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并选择报警。

接到报案后,警方对该起案件进行立案调查,并经过多日研判与蹲守,最终于11月22日,成功在赛罕区将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苏某某抓获。经讯问,苏某某通过伪造其在教育局工作的信息,获得了刘先生的信任后,先后骗取刘先生共计13万元。苏某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犯罪嫌疑人苏某某已经对受害人刘先生进行退赔,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方提醒市民:在办理入学时,家长要多向教育部门、校方咨询,且要通过合法途径办理。切勿轻信他人谎言,以免造成财产损失。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