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3版:呼和浩特·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医生“精雕细琢” 6岁女童断指“复活”

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马妍)“孩子的手指恢复得挺好,真的要感谢医生,不仅挽救了孩子的手指,也挽救了她的人生。” 12月12日,6岁女孩甜甜(化名)家人韩女士在医生回访时,感激地对医护人员说。

据了解,不久前甜甜的左手中指末节因打闹玩耍不慎被门夹断,面对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家长慌乱得不知所措,悔恨和心疼的同时也担忧孩子会因为手指残缺影响未来的生活和学习。随后,家长抱着一线希望,带着孩子来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骨科医生郭文接诊后,对患儿的病情作了详细评估:左手中指于末节1/3处脱套并完全离断,指骨外露,甲床于1/2处断裂,指甲完整,离断指端可看到明显淤青,软组织挫伤严重。此时,距离患儿受伤已有近5小时,长时间的组织离断,给断指的成活带来了更加不利的影响。小儿末节手指断指血管细小、再植存活率低,而且这样的受伤方式比切割伤手术难度更大,再加上术后孩子哭闹、不配合等因素,因此风险极高。

考虑到孩子年仅6岁,一旦手指缺损将给患儿带来终生残疾,造成极大的生理和心理创伤。在与患儿家长沟通病情后,郭文决定尽最大努力尝试断指再植,并第一时间得到了骨科副主任高斌礼的大力支持,立即启动创伤急症绿色通道,为患儿做术前准备,一边联系手术室做好麻醉及手术人员的工作准备,并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将患儿护送入手术室,实施手术。

麻醉成功后,由郭文主刀,在超高倍显微镜下为患儿实施“左手中指末节断指再植”手术。清创、标记好血管、将患儿手指末节不到0.2毫米的血管进行吻合……经过高斌礼团队2个多小时的“精雕细琢”,患儿再植的手指指体颜色由苍白转为红润,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经过骨科A区医生和护士的精心护理,患儿手指成活良好,外观和功能也几乎和正常手指无异。

高斌礼介绍,手末节每根血管的直径约0.2-0.3毫米,而年龄较小的儿童会比成人更细,在高倍显微镜下的手术视野直径也不超过2公分,缝合用的线比头发丝还要细得多,这不仅要求医生要有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还非常考验医生的细致与耐心。同时,高斌礼还提醒到,如果不幸发生肢体离断,应迅速止血、保持干燥并及时送医,才会有再植成活的希望。

为了表示对医护人员的感激,几天前,甜甜和家人再次来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A区,找到了她的“超人大朋友”主治医师郭文,为他送来了祝福和锦旗。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