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9版:北疆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走进绥远城历史文化展馆

触摸绥远城的前世今生

满族婚礼彩塑(现代)

展厅内部

绥远城鼓楼复原模型

盘扣作品

展馆一角

展馆内部老字号复原造型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璐

生活在呼和浩特,市民对于“绥远”二字并不陌生。近日,绥远城文化历史展馆开馆了,绥远城文化历史发展的点滴通过文献资料、老照片、文物等形式在这里直观地呈现,不仅有助于本地人了解本土文化,也方便外地游客了解呼和浩特的城市变迁。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这座展馆在北垣街中段的车水马龙中显出几分静谧,走进其中,仿若坐上了时光穿梭机,徜徉在绥远城历史、民俗、饮食文化长河之中……

文物、图片展结合

描摹绥远城发展脉络

据了解,绥远城历史文化展馆是新城区2023年重点文化项目,展厅面积约500平方米,展馆共划分为7个部分,内容分为北疆屏藩、驻防交融、文化多元、商贸昌盛、民俗民风、筑梦新城6个单元,通过图片展和部分文物展示的形式,展现了绥远城各族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生活等方面的丰厚遗产。

走进绥远城历史文化展馆,第一眼就能看到“屏藩朔漠,融合北疆”几个大字。紧接着就会被一张地图所吸引,这正是清代绘制的绥远城地理位置图。“绥远城位于中国北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地处内蒙古高原,是清朝时期边疆防线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交流融合的重要地区。绥远城的建设和特殊位置使其成为了边疆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清朝稳固北部边疆的军事重镇。绥远城的建立,使得清朝的北部边疆成为漠南的一道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这便是‘屏藩朔漠,融合北疆’展览的主旨所在……”在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中,绥远城的历史意义逐渐清晰起来。

顺着展馆的路线设计,可以通过墙上的图片、文献资料了解到绥远城的发展和变迁。同时还有一些场景的复原作品,比如绥远城鼓楼模型,就是按照1∶30的比例复原,看着中间的城门,能够想象当时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此外,还有一些头饰、服饰、家居摆件,也反映了绥远城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

民俗、饮食、民间游戏

全方位展现文化魅力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绥远城”是清乾隆四年(1739年)筑成的一座城池,绥远城的历史既昭示着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发展的脉络,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绥远城历史文化展馆的工作人员介绍:“从历史的角度看,绥远城是今天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前身,从更广阔的时空角度来看,绥远城所在的呼和浩特平原位于历史上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之地,历来都是两种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节点。生活在这里的八旗驻防官兵及其后人,与呼和浩特地区的汉、蒙、回各族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共存,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一个缩影。本展馆运用多种形式讲述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展示多元一体的‘北疆文化’。”

的确,在绥远城历史文化展馆能够感受到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展馆里的电子屏播放着满族戏——“八角鼓”的介绍视频;展品中还有非遗技艺——盘扣的产品;展柜中还有满族婚礼彩塑,惟妙惟肖的作品重现了满族婚礼的场景……此外,在展馆中还有关于本地民俗、美食、民间游戏的介绍,这些内容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在展馆最后一个单元是“筑梦新城”,介绍了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在新时代的发展,非常振奋人心。

“展馆的内容很全面,尤其是展厅里的那件绥远城鼓楼模型,比起照片来更直观。我们呼和浩特确实历史悠久,很值得深入了解一下。”游客张先生说。而另一位从事研学旅游工作的游客则是来实地考察,想看看未来有没有做研学的可能。他说:“我看到展馆里有图书吧、宣教室、小课堂,这几个场地很方便开展研学或者是主题党课。里面展览的内容也很全面,作为呼市人更应该多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如果作为研学目的地的话,也能够起到弘扬‘北疆文化’的作用,通过展览、讲解、互动体验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北疆文化’。”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