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双减”政策,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推动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深度融合,促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市各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校本课程。连日来,在本学期即将结束之时,各学校进行了社团课、校本课展示活动。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杨永刚
五育并举促成长 魅力社团展风采
近年来,清泉街小学以“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师生个性化发展”为宗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清韵社团活动课程。本学期开展了非遗类、口才类、艺术类、体育类等15个社团,学生们实行走班制,根据自身爱好选择社团,在学习中锻炼能力、提升自信、全面发展。
狮舞飞扬、曲艺大观园等非遗类社团的学生们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学生心中。
艺术类社团包括韵律课桌操、非洲鼓、梦幻沙画、绘制脸谱、七彩盘子画等多个社团。梦幻沙画社团的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灵巧的手指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沙画作品,展台布置得十分漂亮。
绘制脸谱和七彩盘子画的学生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绘制了惟妙惟肖的创意脸谱和盘子画,在多彩的画笔中启迪心智、陶冶情操。
绿茵足球社团聘请了专业的足球教练,孩子们从基本功练起,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磨炼意志。动感篮球社团的学生们在教练的指导下挥洒激情与活力。
清雅科学社团主要展示了本学期完成的科技小制作,一件件科技含量十足的作品或在地上“奔跑”、或在学生们手中玩转,既培养了科学兴趣,又学习了科学知识,同时提高了动手能力是社团一贯的学习目标。
开设多彩特色课程 提供施展才华舞台
本学期,通顺街小学开设了一系列缤纷多彩的特色校本课程。师生们用精心制作的活动作品、精彩的现场展示,为本学期特色校本课程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据介绍,通顺街小学开设了体育类、艺术类和素养类共计23门校级特色课程。包括创意美术、书法、射击、计算机、乒乓球、演讲与口才、舞蹈、合唱、声乐、健美操、科学实验、男女足球、花样跳绳、田径、武术和国旗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对电子产品越来越痴迷,户外运动越来越少,出现了“文明病”。体育特色课程的开设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磨炼意志,缓解学习及心理压力,拥有良好的心态面对挫折。
艺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艺术特色课程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熏陶,获得审美愉悦。在学习过程中畅神益智,培养创新意识;在欣赏过程中陶冶情操,思想得到启迪。同时,促进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素养类特色课程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核心,提高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合适的舞台。
校级特色课程不局限于年级和班级,而是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聚集到一起进行学习交流,为他们搭建起丰富多彩的活动学习平台。
考虑到年龄特点,该校一二年级开设的是年级校本特色课程。一年级开设的是创意美术,二年级开设的是创意美术、舞蹈、书法、拉丁舞和武术。年级特色校本课程的设置充分遵循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而且注重和倡导个性化发展,让每一个低年级的学生在特色课程的学习中得到滋养,获得幸福感和认同感。
班级特色校本课程的开设充分发挥了任课教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5个自然班打造了健康活泼的育人环境,开设了学生们喜爱的内容,如钻石画、创意手工、粘土乐手工、数字油画、毛球画、果蔬拼盘、扭扭棒创意手工等,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增强了动手能力,感受到无比的快乐。班级校本特色课程既为学生们提供了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施展才华、塑造形象的舞台。
不断丰富课程内容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清泉街小学参加社团课程展示的学生表示,这不仅是一次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师生们互相学习交流的难得机会,希望以后可以学习更丰富的社团课程。清泉街小学侯娟老师表示:“清韵社团课程是学生自我成长、自我锻炼的舞台,更是学生展现、提升自我成长的平台。本次社团活动成果展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通顺街小学梁竹勤老师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学校将进一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社区的联动”,大胆创新特色课程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课程资源,让学生享受更多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