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3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我区首个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印发实施

2035年将实现高(快)速铁路盟市全覆盖

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于亚军)昨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了解到,我区首个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 《规划》明确了2025年、2035年两个阶段发展目标,其中到2035年自治区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达到28万公里,实现高(快)速铁路盟市全覆盖、普速铁路旗县全覆盖。

据介绍,《规划》明确了2025年、2035年两个阶段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首府至盟市及相邻盟市间高速公路互联互通,重点口岸全部通高速公路;主要高(快)速铁路通道基本形成,城际铁路逐步拓展,普速铁路网不断完善;“干支通”航空网络实现广泛覆盖;邮政快递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实现“区域有核心、盟市有园区、旗县(市)有集散、乡镇有节点、村村通快递”。到2035年,全面建成横贯东西、纵连南北、顺通北京、畅联八省、抵边达海、城乡一体的内蒙古综合立体交通网,旅客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实现呼包鄂城市间1小时通勤、首府至盟市行政中心2小时直达、盟市行政中心所在地与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多式联运快速发展,高效快递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国际货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高效的快货物流圈基本形成。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方面,以呼和浩特为核心,联动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等枢纽城市,形成设施互联互通、服务广泛辐射、功能融合互补、支撑开放发展、运行协同高效的枢纽集群。培育呼和浩特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成包头、通辽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乌兰察布、赤峰等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一批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口岸枢纽;建设18个综合客运枢纽港站和44个综合货运枢纽港站。

公路网方面,规划总里程25.6万公里、较目前增加约4万公里。到2035年,基本实现县级行政中心30分钟上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基本覆盖苏木乡镇,县级行政中心15分钟上国道。

铁路网方面,规划总里程2.45万公里、较目前营业里程增加0.97万公里,形成“一横十一纵”的高(快)速铁路网布局,实现高(快)速铁路盟市全覆盖、普速铁路旗县全覆盖。

航空方面,规划机场数量139个、较目前增加91个,打造呼和浩特对俄蒙的1个区域性门户航空枢纽,推进各盟市行政中心、口岸、重要旅游景区等26个运输机场建设,形成1+26运输机场布局,显著提升运输机场对地市级和县级行政单元覆盖率,实现通用机场有效覆盖旗县(市、区)、重点产业集聚区、重点国有林区、重要旅游景点和自然灾害多发地区。

邮政方面,着力构建“一国际、一核心、十一枢纽、两口岸”的“1+1+11+2”现代快递物流骨干网,即建成1个国际性的呼和浩特“三关合一”新国际快件监管中心、1个全国性的呼和浩特邮政快递枢纽核心、11个区域性的盟市邮政快递枢纽以及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口岸型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的服务网络。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