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是民生要计,也是现实课题。如何解决老人的照料难题,是不少养老家庭的心病。一方面,许多年轻人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家中老人;另一方面,不少老年人囿于恋家思友情结,宁愿“独守空房”也不肯住到专业养老机构。所谓老人“日间托管”,就是按照养娃模式养老,老年人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参与活动,晚上则回家享受家庭生活。
那么,这种日间托管服务到底有何亮点?能否得到老年群体和家庭的认可?连日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安娜
按照养娃模式养老
养老机构有了“日间托管”服务
12月27日上午,家住回民区果园西路某小区的66岁老人胡桂英和老伴儿走进了惠德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阿姨,外面冷吗?快进房间里暖和暖和,咱们马上就吃早餐了……”一进门,护工小赵和小刘就笑着迎上去,一边嘘寒问暖,一边搀扶着两位老人走进餐厅。待两位老人落座后稍作休息,热乎乎的杂粮粥、煮鸡蛋、小花卷以及两种小菜和热炒便送到了老人跟前。
“真是每一种都好吃,比我老伴儿的厨艺强多了,而且价格也不高,早餐8元、晚餐15元。午餐是四菜一汤,天天换花样也只要20元就管饱了,比起快餐店的价格低不少。”胡桂英笑着对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说。
“相比外面的餐饮机构,我们的膳食供应会更多考虑老年人的口味、饮食习惯,并聘请专业的营养师进行严格把关,保障每位老人的营养摄入。有些居住在周边的老人虽然没来参加我们的日间托管服务,但对于有用餐需求的,我们还会提供外卖送餐上门服务。”工作人员小王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早餐时间过后,一天的活动正式开始。读书看报、健身手工……在活动中心里,老人们聚在一起参加各自喜欢的活动,十分惬意。活动间隙,老人们又聚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欢笑声此起彼伏。“我和老伴儿几个月前才搬来市区定居,之前我们一直在农村生活。刚到城市里生活,人生地不熟的,最大的不适应就是经常待在家,特别烦闷。自从参加了养老服务机构的日间托管,我们老两口似乎找到了归属,在这里能跟这么多同龄人聚在一起,心情好多了。”胡桂英说。
服务灵活有趣味
“日间托管”为老年生活添彩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所谓的老年人日间托管班,简单来说就像小朋友们上的托儿所,参加日间托管的老人白天在养老机构生活,晚上回家居住或者短暂居住在养老机构。“受托”期间,老人们既可以享受餐食、医养、照料等服务,还可以参与各种趣味活动。
“饭菜有人做,衣服有人洗,头发有人理,还有人陪着聊天、做游戏,我们只要开开心心地享受就好。”80岁的韩先生说,他觉得日间托管服务很不错,前些天因病住院的他,在出院当天就回到养老中心接受日间托管服务。
据惠德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的赵文辉院长介绍,老人们在该中心生活的一天里,从理发、洗澡、剪指甲、午休等生活小事,到康复、艾灸、按摩等养生保健服务,再到手工活动、文化讲座、谈心聊天等精神文化享受……老人们能在这里享受到包括日间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共计数十个项目的服务。老人不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服务项目进行“点单”,还可以选择“升级版”服务。比如老人的家属突然有事,中心也可以接受老人住宿,或者短期居住。这种模式可以不离家又不用花费太多金钱,是不少老年人可以选择的方式。
目前,日间托管的服务对象主要以居家养老的健康老年人或是正处在康复期而家庭成员又无法提供专业护理的老年人为主。
日间托管、夜间回家
创新养老模式受多数老年人欢迎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接受过日间托管服务的老年人来说,这样的创新养老模式得到了极高的认可。然而,对于更多的老年人和家庭来说,这样的创新养老服务能否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呢?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十几位居住在我市城区内的受访老人以及家属一致表示,这样的创新养老服务还是第一次听闻。在一半以上的老年人看来,日间在托管机构内和其他老人一起参加兴趣爱好活动、用餐等,晚上回家里独处不失个人空间,都是不错的选择。然而,仍有近半数的老年人更加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一方面是出于花销考虑,另一方面还是不希望离开自己熟悉的家,甚至认为只有失智失能迫不得已、儿女不孝的人才会选择养老机构。
“事实上,这种个性化方案精准对接入老年人的需求,旨在让养老变为“享老”,不仅是失智、失能老人,更多老人也能参与进来。”在惠德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的赵文辉院长看来,养老是个“精心”活儿,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子女的省心、放心、安心,很多时候都得靠一件件小事填补满。而日间托管服务正是在服务的精细度上下足了功夫,比如针对家属没有时间或者是不方便接送失能、失智老人前来托管的家庭,惠德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可提供接送服务。对于那些离异、丧偶、失独等心灵孤独的老人,专职社工和专业护理员不仅为他们进行康复疗养、体育锻炼,还会帮他们排解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赵文辉院长表示,近几年来,我市推广的居家养老模式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养老问题,然而,居家养老虽然从生活方面基本解决了老年人的需求,但他们的精神需求却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事实上,很多身体比较健康、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老年人更需要的是和社会、同龄人接触的机会,为自己的生活“加点料”。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日间托管服务模式能成为最受欢迎的养老新模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