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4版:花季雨季 上一版 下一版  

走出家门参加科普活动、手工制作、绘画书法……

首府小学生寒假生活真多彩

“小院士”参观赛车

“小院士”制作赛车模型

学生们正在学习掐丝珐琅技艺

跟着老师了解种子“旅行”的方式

小朋友书写春联

谁说冰天雪地的寒假就要窝在家里,外面的世界同样很精彩。记者了解到,寒假才刚开始没多久,首府的小学生们就走出家门参加了很多主题活动。结合学生们的年龄特点,活动基本上是以讲座加动手制作的形式进行,他们学到了新知识,也锻炼了动手能力,丰富了假期生活。

□文/图 本报记者 王璐 杨永刚

一边听讲座 一边动手设计、制作赛车模型

寒假伊始,呼和浩特市青少年科普学会的“小院士”们就参加了追风少年“极速传递,新能源赛车”科普活动。活动中,内蒙古农业大学北纬41°车队的队员为“小院士”们进行了专业的赛车知识科普讲座,介绍了赛车的历史、不同类型的赛车以及相关的技术原理。通过讲座,“小院士”们对赛车的运行机制和技术细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谁知道赛车有多少年的历史?”“赛车有几种类型?”在之后进行的赛车知识问答环节不仅锻炼了“小院士”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巩固了他们在科普讲座中学到的内容。

除了听讲座,“小院士”们更是运用纸板、彩纸等材料以及简单的工具,自己设计、制作出了一个个精致的赛车模型。在最受期待的赛车体验环节,“小院士”们近距离观察赛车,了解了赛车的结构和性能。通过一系列活动的设计,让“小院士”们对赛车、新能源等知识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跟着种子去旅行” 家长、学生齐参与

炫酷的赛车让人着迷,接地气的科普活动同样也吸引着小学生们。为丰富学生假期生活,增长他们对自然知识的了解,通道街街道三顺店社区开展了“跟着种子去旅行”亲子活动,带领家长、学生用科学的角度去探究植物种子的奥秘。

活动一开始,学生们跟着老师认识了几十种神奇的种子,不同的形状、状态、颜色让学生和家长们感到非常神奇。“种子不仅可以飞翔,还会搭便车、漂浮,甚至甘当动物的‘外卖’食物呢!像绿豆、莲子这类,它们会等待最好的发芽时间,可以是几年、几十年甚至上千年呢。”通过老师的精彩讲解,学生们了解了种子“旅行”的几种方式。在活动现场,还展示了一些农作物的种子,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了种子从发芽、长大再到成为食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明白了勤俭节约的真正涵义。

了解非遗 传承优秀技艺

寒假期间,还有我们的传统佳节春节,因此在寒假的各种活动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也是热门的主题之一。由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呼和浩特市青少年科普学会举办的“指尖上的非遗艺术——景泰蓝掐丝珐琅画手作科普活动”,让大家一起动手,了解非遗文化。

看到精美的景泰蓝掐丝珐琅画,学生们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叹。想到要自己动手制作掐丝珐琅,学生们都担心会太难、太复杂,自己不能完成。但是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学生们很快掌握了制作掐丝珐琅的技巧。结合新春临近的主题,他们制作了“福”字掐丝珐琅,大家一起讨论、制作,气氛特别轻松欢乐。通过这次特别的体验,学生们接触了非遗文化,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画龙图腾写春联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年是龙年,在寒假中也少不了和龙有关的主题活动。1月12日下午,回民区图书馆开展了“画传统经典 承中华美德”——少儿绘画龙图腾活动。工作人员向小读者和家长们介绍了农历龙年、龙图腾等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小读者们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明白了龙图腾的意义之后,小读者们发挥想象,与家长一同设计、创作出精美的龙图腾绘画作品,每一幅画作都代表着他们对农历龙年的美好愿景。整个活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活动中获得前三名及最具创意作品奖的小读者还获得了新年礼品,带着满满的收获,他们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寒假期间,赛罕区瑞光社区举办了“翰墨飘香迎新年 硬笔挥毫展风采”主题活动,邀请书法家杜峻和社区的小书法爱好者们一起书写春联。在杜峻的指导下,小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写下一副副充满祝福的春联。活动现场,市民张先生一直在给写春联的女儿拍照记录,他说:“在家门口举办这个活动,不仅营造了新春的氛围,也让孩子有机会展示自己,在周围人的夸奖中让她变得自信。而且在书写春联时还能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一举多得。”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