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5版:探索·知识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让仔裤“蓝”更“绿色”

图片来源:IC photo

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显示,用一种能在阳光下变蓝的化学物质给牛仔布染色,可能会大幅减少牛仔裤制造业对环境的影响。

蓝色牛仔布是用靛蓝染色的,后者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但现在通常由人工合成。为了使靛蓝溶于水以便染色,需要添加有害的化学物质,如二亚硝酸钠。这些化学物质产生的有毒气体会损害纺织工人的健康,也会造成废水中的有毒污染。

现在,丹麦技术大学的Ditte Heedam Welner和同事开发了一种新工艺,将目光瞄准了靛蓝的天然前体吲哚酚糖苷。

“吲哚酚糖苷是一种天然产物,不是人造的。好处是它是可溶的,所以基本上可以直接把纺织品浸入其中,而靛蓝做不到这一点。它之所以成为一个如此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就是因为你可以简单地省略掉很多苛刻的化学物质。”Heedam Welner说。

然而,新工艺有一个重要缺点——无色,所以这种化合物在应用于材料后必须转化为靛蓝。一种方法就是将其置于阳光下晒几个小时。

Heedam Welner说:“我不知道消费者是否喜欢这样,但随着时间推移,当你在阳光下穿一条浸过吲哚酚糖苷的牛仔裤时,它会变成蓝色。这不仅仅是个噱头。”

研究团队发现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现代制造业所需的更快、可重复的产出,一种是使用植物酶,另一种是使用电灯。

考虑到二氧化碳排放、土地使用、水消耗等,根据欧盟委员会的一项指标,与使用靛蓝相比,使用光是一种更直接的方法,可以将染色对环境的影响减少73%;使用酶的效果更好,可减少92%。

Heedam Welner表示,随着进一步研究,这一过程可能会变得更廉价、更高效,但仍有一些主要障碍,尤其是为每年生产40亿条牛仔裤所需的8万吨吲哚酚糖苷建立一个供应链。

(据《中国科学报》王方)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