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3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追梦,圆梦

——特别的你,那么了不起

热锅做饭

完善报告内容

下班后坐地铁回家

提取司法部门所需的数据

周末在家加个班

向家人报平安

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部门能给特殊的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和机会

□本报记者 刘清羽

残疾人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天之骄子。他们心怀梦想,自强自立,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不断寻梦、追梦、圆梦。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励志故事,值得聆听,值得尊敬。

在信元网安司法鉴定所实验室,24岁的曲广宇戴着工牌、身着白大褂坐在电脑前进行数据取证。见到记者,他腼腆一笑地站起来打招呼。聊天中得知,曲广宇5岁时因事故造成右腕缺失,但他克服一切困难,坚持求学,又因为一份向往,他从赤峰来到呼和浩特。

今年31岁的吴云飞是2年前做脑膜瘤手术时造成左手左脚发僵,术后3个月才能下地,现在还在恢复期。谈起那次手术,一向乐观的吴云飞表示,“也是人生中的一次经历吧,特别是坐轮椅那段日子,锻炼了上臂支撑,都不用健身了。”此时,从隔壁屋走进来一个披肩发的女生,她右耳戴着助听器,即使听力有障碍,也难掩活泼开朗的性格。“我叫杨霄,今年29岁,平时喜欢看书。”杨霄通过手机打字介绍自己。

谈及所选择的职业,三人纷纷表示,“一路走来,我们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关心照顾。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到自己内心逐步强大的过程。所以,希望尽己所能,帮助别人,回报社会。”

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三位残疾人大学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通过努力收获梦想。同时,在这座大爱之城,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之路,总是伴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关爱和支持。收获温暖的他们,也总是尽己所能,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完成一场关于爱的双向奔赴。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