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是候鸟迁徙途中最重要的中转站和栖息地,每年春天,它们都要在这里歇歇脚,补充能量,再次出发。
随着呼和浩特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及大家爱鸟、护鸟意识的增强,候鸟这两年绘就了不少“新地图”。今天就带大家瞧瞧呼和浩特的鸟类“打卡地”。
哈素海
土默特左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为候鸟栖息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生态环境,连日来,哈素海喜迎一批批“小可爱”,是一处欣赏野生鸟类与自然风景的绝佳场所。 (记者:耿欣)
托克托县黄河湿地
随着气温转暖,托克托县黄河湿地迎来大批迁徙的候鸟休憩觅食。截至目前,已发现白鹤、天鹅、鸿雁、赤麻鸭等十余种珍稀鸟类陆续抵达。成群结队的天鹅、赤麻鸭等候鸟在水中游弋嬉戏,时而埋头觅食,时而引吭高歌,展现出了湿地特有的生态画卷。
(实习记者:若谷 图片:乌力更 张玮)
土默特左旗海流水库
北归的候鸟陆续到达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海流水库。在海流水库的水面上,千百只赤麻鸭、天鹅、遗鸥停歇休养。这些候鸟时而起舞欢歌,时而低头觅食嬉戏,景色如画。
(记者: 齐晓秋 许婷)
“石人湾”湿地、七圪台“不冻河”
在赛罕区“石人湾”湿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翩翩起舞;在七圪台“不冻河”,几十只白骨顶鸡追逐打闹;针尾鸭、罗纹鸭、红头潜鸭、琵嘴鸭、赤颈鸭、短嘴豆雁等,珍稀候鸟成双成对悠闲觅食……这些五颜六色的美丽身影,给春日的青城增加了无限风光。 (记者:杨彩霞 图片:浩特 冯光发 王刚)
大黑河、清水河县浑河湿地
在大黑河、清水河县浑河湿地,多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疣鼻天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罗纹鸭以及大量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等野生动物嬉戏玩耍。这一景象不仅彰显了呼和浩特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反映了野生动物对我市生态环境的“认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景象扑面而来。
(记者:王劭凯)
和林格尔县巧什营镇忽通兔村旁湿地
和林格尔县巧什营镇忽通兔村旁的湿地有一群“特别的客人”——赤麻鸭。湿地里,成群结队、颜色鲜亮的赤麻鸭鸣叫声此起彼伏,在冰雪消融的水面上,有的悠然自得在水中游弋,有的翩翩起舞在湿地上空盘旋,有的觅食嬉戏,有的清洗羽毛,构成一幅百鸟欢歌、生机勃勃的春日美景。
(记者:李海珍 曹宇 秦荣 皇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