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马妍 李娟
他们怀揣着理想与希望,走上创业之路;他们选择不同行业,却各有成就;在呼和浩特创业,一路伴随着压力与惊喜、艰辛与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创业故事。
在呼和浩特落地生根
“我叫丁嘉瑞,毕业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上海工作生活了8年,去年通过新城区组织的人才招聘活动,找到了现在就职的网络技术公司网络安全工程师的岗位。正是‘丁香扎根’计划,让我决定重返故乡、建设首府。”3月25日,在位于新城区的信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丁嘉瑞正在与同事商讨一个网络安全项目的实施方案。
“我现在的工作是逛街逛到的,确实有点戏剧性。”丁嘉瑞笑着说起她的择业经历。“当时我正在商场逛街,遇到一场人才招聘会。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过去看了一下,招聘会现场有不少企业,还有人才留呼政策的详细介绍。我在现场投了一份简历,很快就收到了面试通知,我才知道我从事的网络信息安全类型的科技企业在呼和浩特已经颇具规模,详谈了薪资待遇后我就决定从上海回来,扎根呼和浩特。”
放弃繁华都市上海来到塞北呼和浩特,丁嘉瑞说,她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自己会在这座城市落地生根,并且开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
在呼和浩特体现人生价值
3月24日,赛罕区黄合少镇的麻酱鸡蛋加工厂内,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生产。目前厂内有20多名工人,而他们的老板张健是一个几年前选择扎根呼和浩特的年轻人。
张健介绍,2018年大学即将毕业时,面临就业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自主创业。在了解到呼和浩特的十万大学生留呼计划后,他从政策、福利以及租房、贴息贷款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之后,他决定留在呼和浩特。
张健介绍:“虽然我们这个厂房不太大,但是有两套地暖系统,裹好泥的鸡蛋通过这样的腌制方法,就算是在30度的温度条件下,30到35天才能腌制好,制作流程非常好,产品好市场才能更好。”
选择创业的张健第一件事就是整合资源,在选择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他发挥了年轻人的优势——大胆创新,从延长产业链、扩展产业板块、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入手,不仅保留了之前一家原有的养殖厂,还外出调研开发出新产品麻酱鸡蛋,得到了市场的一定认可,更为村民们提供了工作岗位。
“现在厂子里用的10多个人,都是黄合少镇本村的人,加工厂全部开工需要25人左右。下一步准备从线上发展,走电商。前两天刚拉回来两车包装,现在已经开始运营了。新的一年打算把产品打出去,走出呼和浩特,目前已经向北京市场进军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不求盈利,只求每天生产,让我的厂子、我的工人每天都有活儿干,也让我在呼和浩特这座城市体现人生价值。”张健表示。
在呼和浩特点亮创业梦
2022年毕业的黄冰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参加了内蒙古财经大学举办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宏志助航计划”,就是从这次开始,他的人生轨迹出现了改变。
在这次活动中,黄冰了解到了有关电商方面的知识,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老师的介绍,他参加了金桥电子产业园的电商培训,并在金桥电子产业园内蒙古正能量网红孵化基地从事电商运营直播工作。
工作中的黄冰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学习电商运营的相关知识。
“那段时间,我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回家会通过网络查阅书籍,学习前辈们的经验,学习认真研究各个电商平台的规则以及运用方法。”黄冰说。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对电商、自媒体有了新的看法,也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他萌生出了创业的想法。
有了想法,黄冰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选择了稳扎稳打。他挑选了抖音电商的分支“抖音团购”,从最基础的开始。
黄冰说,作为电商,最基本的就是要有诚信。本着这样的理念,他开始免费帮商家做电商服务,只用了半个多月就把店铺做到了呼市抖音团购畅销收藏榜排名第三,为商家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有了好的开始,黄冰对自己的选择更有信心,于是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一个自媒体团队,开启了自己的电商生涯。“我的家乡在兴安盟,我想一步一个脚印老老实实地走下去,在呼和浩特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黄冰说出了自己的目标,并坚定地向着目标努力。
在呼和浩特逐梦前行
常微的家乡在乌兰察布,上大学时他选择了葡萄酒专业。在校期间,学习刻苦的他掌握了丰富的葡萄酒相关知识。从葡萄种植与酿造技术,到果园及酒庄管理技巧、经济、市场营销与旅游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让他对葡萄酒酿造及管理投资等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在毕业后就投入到了这个行业。
凭着扎实的基本功、灵活的头脑,他在行业里从销售到文化推广一直都做得有声有色,文化宣传、品鉴等各类活动层出不穷,牢牢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也获得了大家的支持。
在事业上升阶段,常微想到了回家乡创业。“我的家乡在内蒙古,我希望为家乡作一些贡献,就选择了回来发展。当时呼和浩特专业做葡萄酒销售的企业并不多,而我的葡萄酒专业知识让我占据了一定优势。我想先在呼和浩特创立自己的品牌,然后再去其他盟市开店,让更多人了解红酒文化,品尝到高品质的红酒。” 常微说。
创业之路有艰辛,也有收获。从2010年至今,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常微创立了“乐为酒窖”品牌,并在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包头、青岛、烟台等多地开启了连锁店。
“我们的酒窖成立至今,获得了顾客的广泛认可。在未来,我们依然会坚持创立时的初心,将优质的产品文化带给大家。”常微的经营理念让他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采访后记:
呼和浩特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年轻人留在这里。 稳扎稳打、扎根基层,在这些年轻人身上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也让这座城市充满活力、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