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娟)鞋子破了,到街角就能补;拉链坏了,下楼就可以换;钥匙丢了,去小区门口就可以配;自行车坏了,路边就能修……为了提升居民区的“烟火气”,近日,回民区城管部门在辖区内为“小修小补”服务摊位施划固定区域,为市民的日常需求提供便利。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宏宇佳园小区门口看到“小杂修”便民服务部正在热闹营业。“师傅,帮我配把钥匙,家里防盗门的钥匙丢了一把,配一把备用。”“阿姨,您看我这鞋开胶了,能修一下吗?”“大爷,孩子的自行车链条断了,能修吗?”附近的居民拿着家里需要缝补、维修的物品在服务部摊位前排起了长队。
居民们告诉记者,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但是这些非常实用的“小修小补”摊位都不见了。“前几天看到城管工作人员在小区门口施划,并立起了便民服务部的牌子,大家都特别期待,家里损坏的物件都能拿来修一修继续用了。”居民王先生表示。
修鞋、配钥匙、磨菜刀,这些具有烟火气的便民服务不仅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也让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为了恢复以往的“烟火气”,精细化管理的举措开始在各行各业推行开来,大到管理的方针政策,小到采取划定“小修小补”固定摊位,让“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地回归居民生活。
回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环河中队中队长孙晓明介绍:“近期我们在管辖范围内共施划了5处这样的位置,每个便民服务摊位大约占地面积2平方米,可以修鞋、配钥匙、修自行车。为居民提供生活便利,我们也将继续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立更多的便民服务摊位,助力首府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