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2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呼和浩特新机场命名正式获批

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发文批准命名为“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

正在建设中的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

本报讯(记者 杨志伟)自呼和浩特新机场建设起,广大市民对机场的命名尤为关注,纷纷用“盛乐”“敕勒川”等为新机场取名。据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和呼和浩特市交通集团消息,中国民用航空局近日正式发文批准呼和浩特新机场命名为“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

据了解,机场命名是机场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机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的名称需要经过申请、审核、审批等严格的程序来确定,它的命名、更名与使用也需遵循统一的规范。2023年9月,中国民用航空局下发首部专门针对民用机场命名、更名及使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民用机场名称管理办法》,该《办法》按照《地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将机场名称构成由原来的“行政区划名+机场专名”调整为“一级专名+二级专名+通名”;对于特殊情况下不以规则命名的机场,需遵循“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民族团结或者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并强调“不以人名、外国地名、企业名称、商标名称、当地物产、自然地理实体类别属性的通名或者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作为机场专名”。

新机场为啥叫“盛乐”?机场是城市宣传的重要窗口和特色名片,机场名称要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底蕴、历史特点和地域特色。首先,根据其地理位置,呼和浩特新机场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是国家民航和自治区“十三五”“十四五”期间规划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231.1亿元,定位为4F级国际机场、区域航空枢纽、京津冀机场群的主备降机场之一、一类航空口岸机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交通节点。其次,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盛乐古城”位于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境内,是我国北方草原建立的第一座都城,号称“草原第一都”,也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与中原农耕地带的自然结合点,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盛乐古城为呼和浩特作出了历史贡献。盛乐文化是呼和浩特历史进程的一个浓缩、一个结晶,体现了呼和浩特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起到了弘扬、保护、传承历史地名文化的作用。因此,取名“盛乐”,不仅有地理依据,更有历史渊源,新机场命名充分考虑到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历史,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民族团结和推动呼和浩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

截至目前,机场土建工程基本完成,航站区、飞行区已进入通用设备和机电设备安装阶段,计划2024年底竣工,2025年完成校飞、试飞和行业验收等工作后,于四季度通航运营。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