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王璐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3个节气,今年的芒种在6月5日这一天。近几日,在呼和浩特街头,行人们穿起了清凉的夏装,迎接着草原上最美好的季节,街头还播放着经典歌曲《草原夜色美》:“草原夜色美,九天明月总相随,晚风轻拂绿色的梦啊,牛羊如云落边陲……”
听着歌声,想象着在广阔的草原上看星空的画面,是不是格外治愈?赶快收拾行囊,一起踏上去往草原的旅程吧!
有忙有种 奋斗正当时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可见,“芒”是指一些有芒的农作物,如稻、麦、黍、稷等。而“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民间有种说法是芒种谐音“忙种”,这个节气太阳正好,雨水丰盛充沛,正好适合农作物生长。不管愿不愿意相信这个谐音,就呼和浩特而言,芒种是春种庄稼管理的时候,确实是农民忙着耕耘的时节。
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北疆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海荣对此解释道,一候螳螂生,就是指芒种之日螳螂生,“蝉响螳螂急,鱼深翡翠闲”都是夏天的美好景象。螳螂深秋生子于林间,一壳百子,此时破壳而出。二候鵙始鸣。鵙,伯劳也。“伯劳以五月鸣,其声鵙鵙然”,故以之立名。鵙始鸣,是指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三候反舌无声。反舌,也是一种鸟,它能够模仿其他鸟儿鸣叫,此时它却因感应到了气候的变化而停止了鸣叫。
这一时节的到来,也预示着草原旅游季的到来,因此忙碌起来的不仅仅是农民,还有在呼和浩特文旅一线的工作人员。在不久前的张杰演唱会举办期间,有烧烤店的客流翻了4倍,店内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在我市一家旅行社工作的导游小赵表示,近日接到的关于来呼和浩特旅游的咨询越来越多,尤其是7月下旬的亲子游、研学游更是被早早预定。“今年在文旅方面呼和浩特推出了不少优惠政策,做了很多宣传,我们现在干劲儿十足,希望有更多的游客来我们呼和浩特做客。”小赵说。
草原画卷 展开迎宾客
近日,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爆火,剧中新疆的美景和惬意的牧区生活也成为了年轻人心中一处远离喧嚣的理想乌托邦,似乎所有的压力、焦虑都能被慢节奏的生活与满目的苍绿所治愈,更有网友高呼“想去阿勒泰的心情达到了顶峰”。
其实,随着芒种的到来,呼和浩特的草原美景已经开始张扬起来,美得像阿勒泰的地方已被呼市人发现了,就是位于武川县大青山乡境内的哈达门高山草原旅游景区,这里有草原、森林、河流等自然景观。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抬头就是湛蓝的天,白色的云朵就像是甜蜜饱满的棉花糖,与其说人们是在寻找“阿勒泰”的景,倒不如说是在寻找一处宁静与自在。
类似这样的景区在呼和浩特还有多处:敕勒川草原景区,在这里可以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如画美景,也可以换上民族风的服饰,画上精致的妆容,留下一组写真照片;青城十六景之一的“圣水叠翠”,官方介绍说:“这里高山草原、松柏苍翠,层层绿色,景色壮美,为长途跋涉而来的人们吟唱着沁入心灵的婉转长调。”而在网友、游客的眼中,这里美景如画,宛如遁入了宫崎骏的动画世界,拍照打卡十分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