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6版:闲趣生活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金秋八月这些展览、演出不容错过

本月,内蒙古美术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昭君博物院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展览、演出活动以飨观众,感兴趣的观众届时可以前往观赏。

□文/图 本报记者 杨永刚

清凉夜晚感受艺术魅力

为丰富广大市民、游客夏日文化生活,内蒙古美术馆7月27日至8月27日(逢周一闭馆)期间,场馆开放时间为9时至20时,闭馆时间由17时延长至20时。

期间,“‘十年耕耘 繁华竞放’中国文联‘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主题摄影展”“四时风物——内蒙古美术馆馆藏作品展”“第二届新风起——当代潮流艺术展”“观沧海——2024·内蒙古美术馆 尹沧海书画艺术交流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书画展暨第五届青少年美术书法作品展”“第五届内蒙古青年书法篆刻展”“大河九曲·匠心璀璨——沿黄九省区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精品展内蒙古巡展”等多项优质艺术展览将在内蒙古美术馆陆续展出。

一起跟着书本去旅行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8月份每周四、五15时,将在二楼音乐图书馆开展“暑假一起跟着书本去旅行”活动。

《跟着书本去旅行》是一部大型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不仅可以寻迹河西走廊、长安繁华、苏州园林、山海雄关、岳飞故里、齐国故都等,还可以领略各地美食、建筑、风土人情。

具体播放时间:8月8日《行走在草原》;8月9日《齐国故都探秘》;8月15日《故宫以东(上)》;8月16日《故宫以东(下)》;8月22日《寻访靖江》;8月23日《武夷茶韵》;8月29日《冰雪查干湖》;8月30日《美丽的西双版纳》。

古籍中追寻中华民族团结历史

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蒙古文古籍展”在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一楼展厅开展。

本次展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四个共同”,通过深入挖掘古籍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采用图文展板和实物展品相结合、数字演示和现场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展出《新译红楼梦》《和硕郡主封册》《格斯尔传》《四部医典》等74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多维度、多角度展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面。展厅还设置了“万里茶道”历史文化展区和古籍修复体验区等沉浸式互动板块。

内蒙古文物古籍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是中华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记录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进程,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重要实证。

本次展览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预约参观。预约电话0471—6293204,展览地点在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一楼西侧展厅,开放时间9时至12时,15时至17时(每周一至周五)。

沉浸式观看实景舞剧《王昭君》

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昭君博物院携大型原创沉浸式实景舞剧《王昭君》,给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华丽惊艳、场面恢宏、编排精湛、历史内涵丰富的艺术精品,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风采。

沉浸式实景舞剧《王昭君》充分利用昭君博物院的室外环境与单于大帐剧场,将剧目分为户外实景演艺与剧场剧目表演两大板块。户外部分展现了昭君从家乡拜别父母入汉宫的一路旅程,行进途中,昭君扮演者与观众近距离挥手互动,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而单于大帐剧场则利用声光电的舞美效果,将昭君来到塞外后,把汉朝文化传入北方游牧民族,开创了汉匈友好关系的新局面充分展现给观众,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层次分明、体验感强、专业度高的表演。

演出时间:8月10日,10时30分至11时30分,15时至16时;8月11日,10时30分至11时30分,15时至16时;8月17日,10时30分至11时30分;8月18日,15时至16时。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