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2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双首”健康行动推动深化第二个三年合作计划

京呼两地医疗战略合作谱新章

本报讯(记者 张秋焱)8月15日上午,深化“双首”健康行动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合作计划涉及北京市17家合作项目单位、呼和浩特市15家合作项目单位、100家基层医疗机构。

2021年8月4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签订“开展双首健康行动 共推中医药事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双首”健康行动正式启航,三年间合作项目成效显著、硕果累累。2024年,为接续开展好“双首”健康行动,呼和浩特市政府与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高位推动、同向发力,达成一致意见,推动实施第二个三年合作。

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马可为介绍,从2021年“双首”健康行动开展以来,呼和浩特市依托北京市的优质医疗资源,由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选派18家机构,直接帮扶我市8家医疗机构,36个合作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医肝病科)分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和浩特)肝胆疾病中心成功挂牌,“区域睡眠医学中心”正式运营,建成“岐黄学者工作室”“卒中中心”、儿童病患中西医诊疗一站式服务平台,依托“中医执医助手”实现信息化赋能中(蒙)医药诊疗工作。在首都31个专家团队、19个团队工作室、184名专家的帮助指导下,提升科室34个,总门诊量达到历史性的93万,专家出诊783次,开展新业务/新技术71项,双向绿色通道对接转诊34次,开通远程会诊线路6条,让首府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诊疗服务。我市先后共选派132名业务骨干赴北京市免费进修学习,有效提升我市医疗机构自身技术水平。2024年,呼和浩特市政府与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高位推动,双方经商定达成一致意见,并通过现场推进会,启动第二个三年合作计划,涉及北京市17家合作项目单位、我市15家合作项目单位,100家基层医疗机构项目承担单位。

据介绍,在第二个三年合作发展期,京呼两地医疗合作将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目标,紧紧围绕服务健康和服务首府功能“两个服务”,高水平推动“大健康、大学术、大科研、大人才、大产业、大文化”6 大工作领域、10 大方面、100 个合作项目,持续深化“双首”健康行动,其中重点培育3个医学诊疗中心(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网络成员单位、市级中(蒙)西医消化诊疗中心、市级康复中心)、2 个国家级优势专科(康复科、中医风湿病科)、5个自治区级优势专科(中医脾胃病、中医心病科、中医肾病科、中医脑病科、中医针灸科),建设 3 个区域示范点(玉泉区中医蒙医医院、和林格尔县中医蒙医医院、清水河县中医蒙医医院),开展“百人百项”提升工程,推动 30 个重点科研项目,培育 1 个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1 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点(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1个自治区级医康养示范基地(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