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入已半月,暑退逮斯晨。午来婪热剧,清晖悬碧旻。”就像这首清代的古诗《处暑日二首 其一》中所写的那样,在立秋后会逐渐感受到暑热消退,尤其到处暑时节,更会有早秋的清爽之感。对于呼和浩特来说,这个节气温度适宜,还有不少游客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草原美景奔赴而来,无论是避暑还是游玩,热情的呼和浩特都会让你不虚此行……
□本报记者 王璐
暑气将消散 丰收皆可期
8月22日是秋天的第2个节气——处暑,二十四节气中有三“暑”,即“小暑”“大暑”和“处暑”,是表示气温变化的三个节令。“暑”是炎热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只有到了处暑,本地人也常说出暑,酷热难熬的天气才进入了尾声。
到了处暑,酷热就真的完全结束了吗?据本土作家、民俗学者贺云飞介绍,立秋以后到底是凉还是热,取决于是“伏包秋”还是“秋包伏”。
原来,立秋的那一天正好是庚日,便叫“伏包秋”;如果末伏日在立秋之后才出现,就称为“秋包伏”,而“秋包伏”在立秋后还有很多天才能出伏,所以热的时间比“伏包秋”长。俗语说:“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凉悠悠。”今年立秋不在庚日,末伏的时间是在8月14日到23日,属于“秋包伏”的情况,估计炎热的时间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过,对于呼和浩特的气温来讲,夏日也没有多么的酷热,尤其到了处暑前后,早晚的天气已经比较凉爽,不管在室内还是户外游玩,都非常合适。
充满智慧的古人将每一个节气分为三候,处暑三候为:一候“鹰乃祭鸟”。古人称鹰为义禽,秋气肃杀,鹰感其气而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把捕到的猎物放在地上慢慢享用,就像是陈列祭祀。二候“天地始肃”。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处决犯人。《吕氏春秋》中记载:“天地始肃,不可以赢。”这是告诫人们,秋天天地肃杀,人也应该顺应自然,做到收敛而不骄淫。三候“禾乃登”。禾是黍、稷、稻、梁等农作物的总称,“登”是成熟的意思,即农作物开始成熟,农民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早秋新凉至 草原绿意浓
处暑虽然是早秋时节,但是呼和浩特却并没有迎来一片金黄,绿色仍然是城市的主色调,草原风光同样旖旎秀美。距离城区特别近的敕勒川草原,就是市民、游客非常喜欢的打卡地,来这里可以体验骑马,也能乘坐热气球。在高空俯瞰草原的景色,更是别样的体验。同时,也有很多旅拍机构,可以换上民族服装,沉浸式地与草原美景合影,留下美丽的身影。
在敕勒川草原景区中体验过骑马之后,如果你还意犹未尽,可以去到景区中的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中心,那里正在进行2024中国速度赛马积分赛暨内蒙古呼和浩特速度赛马常规赛的比赛。每周日下午,专业骑手会带来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该系列赛事一直持续至9月结束,关注“青橙融媒”公众号就可以免费获得赛马门票。前来观赛的游客还可以现场参与头马竞猜的互动小游戏,赢取门票以及和冠军同台合影的机会,参与感十足。
除了绿色,凉爽的天气也让户外的步行街、夜市火了起来。最近,重新打造的中山路步行街闪亮开街,这条街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茂业商厦西门和满达商城东门之间,总长约204延米,南到中山西路,北到新华广场,西到文化宫街和贝尔路小学,东面通往转角巷潮玩步行街。这里全面融合“潮玩、美食、娱乐、社交”模式,集合了餐饮美食、潮玩娱乐、休闲体验等多种元素,开街不久就成为了全新的城市网红打卡点和休闲社交聚集地。所以,如果你在处暑时节来到呼和浩特,不妨来这条新开的步行街转转,感受早秋的凉爽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