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秋焱
每年的9月16日是中国脑健康日,是由中国医促会脑健康专业委员会专家发起倡议,目的是凸显“脑健康”的重要性。长久以来,“脑子越用越灵”的观念深入人心,殊不知,过度使用大脑而忽视脑疲劳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科学研究表明,合理休息与科学用脑同样重要。
用脑过度伤身
小心这些潜在危害
据内蒙古心脑血管医院脑血管中心主任刘海超介绍,大脑是人体里的超级计算机,负责处理所有思维、情感和行为。就像身体需要休息和恢复一样,大脑也需要。人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脑力活动时,大脑就会像跑了一场马拉松一样,消耗大量的能量和氧气,导致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变慢,思维也变得迟钝起来。
“脑疲劳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创造力,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长期的大脑过劳可能引发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它还可能对我们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增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风险。部分人还会出现心慌气短、胃痛等其他身体不适症状。”刘海超说,长期处于脑疲劳状态,容易导致身体机能紊乱,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及时识别大脑过劳信号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陷入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中,大脑时刻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为了身体健康,千万别忽视大脑发出的过劳信号。
据刘海超介绍,大脑过劳的信号多种多样,应及时识别。大脑过度疲劳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如在高强度学习工作后提不起精神,常常困倦、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难以控制情绪波动,烦躁易怒、心绪不宁,就要注意了,这可能就是大脑过劳发出的信号。有些人熬夜工作后没有出现以上所说症状,但感觉说话、走路没力气,这是由于大脑消耗过大,氧含量和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
“大脑疲劳时,人的社交意愿也会降低,不愿与陌生人交往,说话声音细而短且有气无力。”刘海超说,当察觉到这些信号时,就应该意识到大脑需要休息了。此时,应合理安排时间,给大脑充足的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尝试进行放松活动,如散步、听音乐或进行深呼吸练习等。在日常生活中,应戒烟限酒,科学管理自己的大脑,保护自己的大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