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妍)随着供暖季的临近,呼和浩特市温暖工程也接近尾声,有的施工路段已经恢复通行,有的施工路段在做收尾工作,施工人员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如期完工。
9月24日,记者在光华街附近看到,兴安路与光华街交会处基本恢复了双向三条车道通行。据了解,光华街温暖工程项目长度为1150米,整体投资2000余万元,该项目改造内容主要是更换DN700主管网。该工程于8月20日开工,计划9月30日前全部完工。
当天在胜利街西口施工点,施工人员正在铺设管网,胜利街东口路面已经铺设了水泥。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胜利街至哲里木路作为呼伦路大唐长输支线,全长1.2公里,沿线替代3座燃气锅炉房,供热面积35万平方米,大唐长输供热替代燃气锅炉房后,可以保障热源稳定,燃气锅炉停运后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9月24日,记者在乌兰察布东街与兴安路交会处看到,东西方向车道已经恢复通行。交会处南侧的温暖工程施工点坑槽内机器轰鸣声不断。据了解,为了保障市民出行,该施工点位目前采取的是非开挖施工方式,实施顶管作业。“不需要破土,只需要在地下打通隧道下管施工,减少了对交通的影响。”现场负责人表示。
9月25日,记者在呼伦贝尔北路与胜利街交叉路口附近的新建供热一次管网施工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在有序施工。“本次工程将新建主线和支线管网共4.2公里,完工后可替换周边小锅炉,为180万平方米面积提供热源。”呼和浩特市燃气热力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北路温暖工程项目负责人马凤亮说。
9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新城区邮电小区北门附近的换热站门前的施工区域,施工现场火花四溅,五六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供热管网焊接。记者了解到,在施工前,邮电小区换热站进水和出水的管道较为分散,有的管网被埋在地下,有的管网又被安设在房顶上,呈现架空状态,严重影响了居民家中供热温度。
据呼和浩特热电厂热网部副部长张利平介绍;“邮电小区管网呈现架空状态,冬天热耗比较大,而且架空管道高点容易集气,导致热用户端热量不足。管网改造后,呈现九进九出的十八趟管道都集中在换热站门口。同时,在上一个供暖季,该小区因为跑、冒、滴、漏等原因,共检修了8次,每次检修就需要有一部分热用户家里停暖,把水卸掉,处理漏点。所以,此次管道位置更换的同时,我们对庭院腐蚀严重的二次管网也进行了更换。”
据介绍,邮电小区共有22栋楼,供热面积为7.3万平方米。本次温暖工程改造,就是将之前发现的问题管道全部进行更换,同时进行布局优质设计,将小区内9800米楼宇间地沟盘管和2000多米庭院管网进行改造。
据呼和浩特市住建局公用事业管理科科长邬磊介绍:“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强化对各地区、各供热企业的督导,组织施工单位集中人员和机械加班加点推进,确保按时完工。”
截至9月24日,在热源方面,实施大唐托电机组改造,金山电厂热源接入城区西环网,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5%以上,计划9月底完成,完成后可为城区新增热电联产供热能力3800万平方米。在热网方面,一次管网新建和改造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7%,剩余约5公里正在铺设管道,9月底可全部完成;小区二次管网改造共改造1333个小区,已完工1275个小区,剩余58个小区正在施工,计划9月底全部完工。在智慧供热平台建设方面,已完成智慧供热平台搭建,正在陆续接入数据;同步实施热源、管网、换热站监测装置安装,实现对供热质量的有效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