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丁晨) 为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加快释放政策性岗位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提前启动了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并于2024年11月2日上午8:30至12:00进行,全区共计划招聘14840人,经过报名后达到开考比例的招聘计划13169人,报名考试28.3万人,其中有3.8万名考生来自区外,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24.3万人。本次考试招聘人数和报名人数创历年新高。
此次考试在全区12个盟市设置考区,设置255个考点,9599个考场,共选派了3万多名考务工作人员,确保考试顺利开展。同时,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考前向每位考生发送了短信提醒,提醒考生携带好证件、合理出行。
据了解,此次考试与以往相比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考试时间提前。自2023年起,将下一年度全区考试提前到当年组织实施,既在引才中抢占先机,也让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季有更多选择机会。本次将2025年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提前至2024年底前组织,成为全国率先开展2025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省份自治区。
二是编制使用提前。人社部门会同编制部门充分挖掘地区和部门机构编制资源,将2025年12月底前退休职工的编制用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较同期增加2860个岗位,进一步发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是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延续实施“1+N”补充招聘,将首次因未达到开考比例而取消的岗位,在招聘条件不作变更的前提下,考生可继续使用11月2日的分类笔试联考成绩进行再次选岗、直接进入面试等程序,既可充分用好宝贵的编制资源,又能增加高校毕业生录取几率。
四是强化基层就业导向。为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向基层一线流动,本次招聘设置基层千人计划,面向年龄40周岁以下、不限专业或医学类、大专以上人员招聘,并约定最低服务年限5年,可有效缓解旗县以下事业单位招人难、留人难的现状。
五是组织实施专项招聘。本次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面向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项目人员(含大学生退役士兵)、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退役士兵、优秀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优秀社区工作者等开展专项招聘。
六是建立“招聘直通车”。通过免笔试、直接面试的方式,全区招聘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人才19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58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才33人。
七是建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诚信档案。为进一步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内蒙古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综合管理平台,建立考生诚信档案,考生在办理事业单位聘用手续后,出现因个人原因主动提出放弃并导致岗位空缺而无法进行递补、未履行最低服务年限(含试用期)等考生单方违约等情形,将被记入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诚信档案。
八是优化招聘公告呈现形式。进一步创新工作形式,以公告、岗位表、报考指南、报名操作手册的形式向社会公布招聘相关信息,其中,报考指南以考生关注问题“一问一答”形式呈现、报名操作手册以图解形式呈现,方便考生查阅信息、报考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