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课间15分钟的话题很热。忍不住问正在上小学的女儿:“假如课间有15分钟你会做什么?”女儿说:“做什么?能做什么,时间越长,老师拖堂越久。”我大笑,但孩子说的是实话。
为什么老师会拖堂?无非是讲完该讲的,让孩子们听懂了、理解了、消化了,完成教学任务,争取教学考核、评比得一个好成绩;再者缩短孩子们跑跳打闹时间,避免危险发生。看起来没错,但又好像不完全正确。
小树苗的成长不是只有一味地浇水施肥,孩子也一样,需要阳光雨露,需要跑跑跳跳,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不论是学校还是老师,又或者是家长,都要改一改以成绩论英雄的老观念。老师不以成绩评判学生好坏,学校不以成绩评判老师好坏,家长及社会不以成绩评判学校好坏。
考核、成绩只是一方面,束缚学校、老师的还有权责问题。课间从10分钟变成15分钟,孩子们玩耍的时间多了,发生磕碰等意外的概率也就高了,那么责任谁来承担?答案就是依法依规来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是学校的责任,那么学校责无旁贷。再者,学校也要建立健全各项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避免或减少纠纷,减轻办学负担,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规划好这15分钟,让它发挥出不止15分钟的价值。在网上看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小学课间活动,有精心设计的二十四节气、红军长征等主题地面游戏区,运动器材百变组合区等,也有数字迷宫、华容道解谜等趣味项目。不仅孩子们爱玩儿,家长们也乐于让孩子这样玩儿。咱们的学校不妨走出去多看看、多学学,把好经验和学校实际相结合,也让孩子们体验一下更加快乐的课间生活。 (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