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宋向华)走进北山公园,入口处摆放着一个小药箱,藿香正气水、感冒药、创可贴等常备药物放在里面,有需要的游客,可以随时取;看到老人或小孩入园,一旁的文明劝导员忙提醒上山、下山注意安全,儿童切勿打闹。在南湖公园,佩戴“文明劝导员”绶带的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看到有需要轮椅的,或有游客问询公园哪里的景色好时,他们都会热心服务、耐心解答。在成吉思汗公园,文明劝导员在各自责任片区内来回巡查开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行动。
今年以来,我市各大公园根据实际情况,为文明劝导员和公园工作人员划分责任片区,织密网格体系,全面推行文明劝导网格化管理,助推文明游园成为公园最美的风景。平时,工作人员在公园内巡查时,一旦发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或是躺卧座椅、乱贴乱画、损坏公共设施的,都会及时劝导;在人工湖或是桥梁、假山附近,会提醒游客,严禁垂钓、戏水,禁止翻越攀爬栏杆、桥梁、假山、叠石。特别是节假日,公园更是全员上岗,做好游客引导、游览秩序维护和车辆秩序管理等工作,确保游客安全游玩。同时,公园内的广播系统循环播放文明游园须知,时刻提醒游客文明游园,保护公共环境,自觉爱绿护绿,保持公园环境文明有序,共同构建文明和谐公园。
“现在,公园建设得越来越美,走一走,逛一逛,叫人心情倍爽。这么好的环境,谁舍得‘伤害’它。”在青城公园,正跟姐妹们游园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年,家门口的公园越来越养眼,攀折花木的、乱贴乱画的、翻越攀爬栏杆的人越来越少了。
记者又走访我市其他公园,看到不少公园将志愿服务站点重新粉刷墙面、增设座椅,并在服务站点门前张贴清晰的志愿服务站点标识,引导游客能很方便地找到志愿服务站点寻求帮助;配备医药箱、便民箱、热水、纸杯、雨伞等物品,方便广大游客使用。有的公园还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游览引导、信息咨询、失物招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